男人兢兢戰戰的答道:“俺叫李樁,臨淄縣人氏,家兄曾是縣衙都頭。”
臨淄縣?
聽到這三個字,趙霆與劉宓雙眼一亮,立馬來了精神。
“何人造反?”
“不曉得,許是縣中潑皮韓二。”李柱搖搖頭,語氣有些不確定。
趙霆頓時怒了:“不曉得你便來報官?竟敢消遣本府,來人,拖出去打二十棍!”
李柱慌了,趕忙哀嚎道:“知府老爺恕罪,借俺十個膽子,也不敢消遣老爺。”
緊接著,李柱竹筒倒豆子一般,把昨夜的見聞原原本本說了一遍。
聽完之後,趙霆又詢問了一些細節,李樁都一一作答。
深吸了口氣,趙霆轉頭問道:“今日可曾收到臨淄縣的摺子?”
“不曾!”
劉宓搖搖頭。
趙霆目光閃動,故作驚怒道:“治下之所發生叛亂,如此大的事竟敢瞞報,他常玉坤想幹甚麼?”
他心裡很清楚,確實是有農民造反,並且還殺進了縣城,不過並非是那什麼潑皮韓二。
但那常玉坤也不乾淨,竟然與匪寇暗中勾結!
與劉宓對視一眼後,趙霆瞥了眼下方誠惶誠恐的李樁,擺了擺手:“此事本府已知曉,你且退下罷。”
李樁卻沒有立刻離去,畏畏縮縮地說道:“知府老爺,俺揭發有功,可有賞錢?”
“領他去拿一貫賞錢。”
趙霆朝著幕客吩咐道。
待到他們離去後,劉宓面色古怪道:“這常玉坤的膽子當真是不小。”
“你覺得該如何?”趙霆問道。
劉宓沉吟道:“且不說造反已被平定,咱們撈不到什麼功勞。就算能撈到,頂多也就喝口湯。”
“是這個理。”
趙霆點了點頭。
常玉坤選擇知情不報,就代表這個功勞撈不到。
就算以勾結匪寇的罪責辦了常玉坤,頂多就是增添一筆不疼不癢的功績。
“倒不如以此拿捏常玉坤,狠狠地……”
劉宓說著,做了個撈錢的動作。
見狀,趙霆輕撫鬍鬚道:“正合吾意!”
他二人一個知州,一個通判,在得知下轄知縣與匪寇勾結後,第一反應竟不是想著辦案,而是趁機撈錢。
著實離譜!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由此可見北宋的官吏糜爛到了何等地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