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勞董公公跑這一趟了,聽雨,給董公公看茶,之前二殿下帶回來的秋茶給董公公泡上一壺暖暖身子。”她招呼來一邊的小婢女,“勞煩董公公稍等一會,民婦這才從外面趕回來,一身的煙塵味,且換件衣服就隨您入宮。”
董連海笑著點頭,也就沒說什麼,就坐在正廳裡等茶了。
他倒是對著周小娘子有了些改觀,沒想到一個女人居然做了這麼大的事。
雖說陛下也知道這件事是故意傳到他們耳中的,但是施粥、分發銀兩的壯舉還是驚得陛下不知道說什麼好,國難當頭,這小娘子居然掏出自己所有的積蓄賑災。
這般大義若是不叫人動容,還當真是難以服眾。
約莫等了半柱香的時間,周歆芷就從後院趕回來了。
大方得體的裝束和以往進宮沒有什麼不同,只不過是一些粗布麻衣,穿在她身上倒也像是什麼金鑼綢緞。
別說旁人了,就是董連海,往日穿的衣裳也是中好的錦緞,也算是借了陛下的光。
搖頭舒了口氣,也許這一次陛下也是真的改觀了。
馬車晃晃悠悠的走在道上,剛到了正陽門,周歆芷這就準備下馬車,誰知道董連海卻攔下了她,“小夫人,陛下說了,您賑災有功,且坐到後殿就行。”
周歆芷挑了挑眉有些詫異,坐馬車進宮?如此瞧來八成是景宣帝給她設了個陷阱。
“董公公,民婦身子輕賤,走過去也是對先人的尊敬,這一磚一瓦都是工匠精心設計的,要是被馬車壓壞了可就不好了。”
她笑著下了車,笑話,要是真的坐馬車進去了,她還不得被這宮裡的人盯上?
董連海沒多說,只是笑著隨著她去了,這也叫周歆芷更確信了,這是景宣帝給她設定的一個坎,想騙她?沒門。
一路走到後殿,她也不急,就安靜的站在外面等宣見。
也不知道這兩人在裡面說些什麼事,她等了好半晌都沒人出來,這快入冬的季節也沒多暖和,只站了一會她就覺得手腳冰涼了。
好在這個時候董公公出來叫她進去了,她也沒扭捏,大房的就進去了。
大方的行了個禮,這次景宣帝倒是沒刁難她,叫董連海給她賜座,等她謝過坐下才開口。
“你可知朕今日叫你來是為什麼?”景宣帝似笑非笑的盯著她,那眼底更多的 是探究。
周歆芷也不慌,淡定的開口說道,“民婦今日回來是因為家妹來京中鬧事,也不敢兀自揣摩陛下聖意。”
她先是點名了,自己知道京城裡發生的事,而且還說自己是回來處理的,這叫景宣帝一時間不知道說些什麼了,這般恭敬的態度和之前在大殿上的她還真是不同。
“你的家事朕就不多說了,處理好了便罷了,不過今日叫你來是因為另一件事。”他放下手中的毛筆,收好桌上的字畫,“朕聽聞你在嶺南那邊做了件大事,只不過卻沒聽你自己提及,所以這就來召你進宮問一問。”
她這才明白,“陛下也知曉,這不過是一個子民為國做一點小事罷了,民婦曾有幸得到僧人指點,人這一生若想過的平順,還是要積德行善,多做善事,若是有輪迴,也能求得個好輪迴。”
她淡淡回應,沒有邀功也沒有否認。
景宣帝難得看她多了些不一樣的表情,他還以為這女人會說什麼深明大義的話。
結果卻只是這麼簡單回答,摸了摸鬍子,他心裡對這女人的印象也好了許多。
“你可知道,朕最是不滿的便是你的身家,無依無靠,拿什麼給千俞支援?”
他話鋒一轉,言語也開始變得犀利,不過周歆芷可不怕。
“陛下若是和民婦這麼說了,那民婦也就斗膽說了自己的看法。”她神色嚴肅,“二殿下有過人之識,夫人的身家也不過是個墊腳石,為何憑藉二殿下自己就不可能過於常人呢?”
她這一句話也順勢點醒了景宣帝,是啊,他一心想要那孩子找一個能靠得住的後家。
本以為丞相府能夠給他後盾,至少日後也能護他一命,可他卻忘了,也許那孩子自己一個人會更好,但陛下就是陛下,即便是錯了也不可能承認自己的錯。
“你這話的意思,可是在說朕的決定有差錯?”他一挑眉一板臉。
要是尋常人,早就嚇得跪在地上求饒了,可她周歆芷是尋常人嗎?當然不是。
只見她淡淡一笑,起身行了個歉禮,“民婦自然是沒有這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