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季民皺眉道,“你說的不錯,但要知道啟用“天宗”穴的真氣要比“秉風”穴多出太多,這之後直接跳“肩丸”穴,連教員依照你改過的線路施功,也大感吃不消,施展不到幾次,便是肩酸手軟...更遑論普通弟子。原本習練無誤,可經你這麼一改,幾乎沒有人能施展出來。”
“無法啟用“天宗”穴,那就是真氣不夠強,就像是一座攔道的壁壘,若沒有足夠的勢能,自然衝不開。直接跳“肩丸”而不經“曙會”穴過度,那是走這條經脈只會讓積蓄的真氣無故虛耗,如果直接從肩丸出擊,無論爆發力和迅猛程度,都可堪提升一個級別!”楊澤說著,然後續道,“依照我之前改進的秋道院《雲山望氣術》,擁有直接啟用“天宗”穴的真氣強度只是遲早的事情,區別在於能不能堅持。而改進後的《道決法》,則足以令經脈搬運能力,可以直接跳過循規蹈矩的線路,爭取更迅猛的爆發。”
姜季民臉已經苦了下來,“還說...《雲山望氣術》是我秋道院基本修行法門,改變過後,習練簡直艱難超過以往數倍,連我依照你的更改運氣,都會有氣息不暢的滯感...連習練法門都如此困難,誰還會對修行有信心?要修習以後的功法,豈非更如同天書?”
“哦?”楊澤微微一愣,然後道,“那麼你現在呢,還感覺氣滯?”
姜季民意念所至,執行了功法一番,閉目走了一個周天,隨即睜開眼睛,已經露出驚喜之色。
看到他的樣子,楊澤續道,“修行就是一條艱苦攀巖之路,越是艱難,到達的峰值也就越高,領略的風景也就越是壯麗。我大曄秋道院興許理念不錯,修行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然而卻忽略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基礎。基礎並不是幾千萬次的對基本功法的練習熟悉程度,而是。要改變秋道院整體修行力量,我也是從入手,從最起碼的運氣和理念改變。《雲山望氣術》是秋道院根本運氣法則,然而如果連運氣法則都不能做到高強度和簡潔直接,那麼根據這個基礎而來的修行功法,越到後面,豈不是越是繁瑣沉痾,導致整個秋道院修行瓶頸。如果從根本改變這種狀況,那麼相信秋道院的整體修行水平將獲得質的突破,甚至突破再突破!我大曄,將再不是任人魚肉的小王國。”
姜季民點點頭,“雖然不完全清楚你所說的話,但聽上去很厲害的樣子...既如此,你便再看看這幾本...有沒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自發現楊澤的修行天分,姜季民就絕不放過,有意無意試探過楊澤。發現他可以在短短時間,便看懂掌握一本普通人或許需要數以十倍百倍時間揣摩的功法經卷,如獲至寶,於是以破格安插楊澤的親信進入秋道院為交換,讓楊澤對秋道院功法進行閱讀改進。
秋道院的基礎功典是為《道經》,而楊澤身負三千涅磐功卻給予他無限創造變化的啟發。於是楊澤便根據《道經》,以他繼承天墟對修行的理解,進行嘗試著改進。
他最初也沒有什麼信心。
秋道院這樣修行之地的功法,乃是世代傳承,很多根深蒂固的理念,他難道就能更優秀?
但隨即看到功法,楊澤才發現不是想象中的那回事。
他的三千涅磐功包含囊括了天墟的三千大道法。雖然他到目前為止還無法完全領會,不過根據他目前的理解領悟,他數次作戰的經驗總結,他腦海大宗師的記憶碎片。看著一份功法,其優劣精彩沉痾之處,如掌中觀紋,實在是一目瞭然。
究其深處,大概便是他經過天墟繼承小師尊涅磐功之後,加之本身對功法理解的超然能力,綜合起來的理論之威,實在是無人可及。就如同一個博士生,面對初高中級學堂的教育,自然可以俯視優劣。當然他不一定有那個級數的實踐能力,但理論卻分毫不差。
連宗守的《武聖戰體》都可以進行改進,操刀秋道院功法對他而言,就是遊刃有餘。
而姜季民自然對楊澤還留在大曄的這段時間重若珍寶,抓緊每時每刻讓他改進秋道院修行之學。他不知道這些根基的改進最終能改變些什麼,但總覺得秋道院正由此走向一個嶄新的坦途。
============
想了兩天的後續大梗情節以及新書。
新的一卷新的篇章即將開啟,這之間給大家造成的中斷不便實在是抱歉,今日三更!
!@#
&^^%#滅盡塵埃140更新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