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帝都大學老校舍之一,原名“京師大學堂”,很多革命先烈,包括開國偉人在內,都曾在這裡工作過。
說它紅樓,因為它的整建築主體都是用紅磚砌成的,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充滿活力與希望,更是剛好吻合了華夏國的紅色革命歷史。
就是那風格有點偏西方化。
而且在這大熱天裡,那紅色的磚牆,雖然看起來深沉,但也讓王易有種錯覺,它們像是在積蓄著力量,隨時可以點燃起來,燃成熊熊烈火。
這,就是以前那些革命先烈的意志麼?
火紅!
剛烈!
向先輩們致敬!
……
在這裡逗留了近四十分鐘後,小秦才輕言細語地喚醒了緬懷往昔年輕歲月中的王本貴,帶著他們一行人離開。
走出這片街道,已是中午11點多,太陽越來越曬,大家也都有些餓了,便坐車前往故宮博物館附近的一家烤鴨店。
來了帝都,不吃烤鴨就太可惜了。
帝都烤鴨自是以全聚德最為有名,不過,不管是王易一家,還是宋饒臺一家,以前都去過全聚德,所以這次大家就聽從了小秦的建議,去了另外一家口碑也不錯的烤鴨店。
一進店門,裡面的人聲鼎沸就讓王易滿意地挑眉,來對了。
顧客多,就說明味道不錯,生意才好!
小秦笑著道:“這裡在故宮的東側,環境不錯,烤鴨、京菜都比較地道,可惜,我們來得比較晚了,如果能坐在窗邊的景觀位,我們還能看到故宮城牆和部分建築。”
王易笑笑:“沒關係,我們是來吃的,不是來看的,要看的話,下午再好好看。”
等笑臉相迎的服務員前來點餐,王易直接要了3只烤鴨。
小秦一愣,委婉地道:“王先生,你們六個人,2只燒鴨應該夠了。”
“不夠!”宋饒臺大笑:“他是個飯桶,一個人就能吃掉一隻半的烤鴨!”
王易不以為恥:“我這是第二次發育!就來3只,保證能吃完。”
行,顧客至上!
……
沒等幾分鐘,香噴噴的烤鴨已經被片好了薄薄的皮和肉,配著醬料和薄薄的麵皮、大蔥、黃瓜等,分盤呈上。
眾人開筷夾起,沾醬夾瓜絲卷皮一咬,那又甜又脆又韌又微焦的口感便令大家都滿意地點頭。
“事隔三年,又吃到了地道的烤鴨。”王本貴感嘆:“回家後自己怎麼做,都做不出那種味兒!”
王本麗沒好氣地瞟他:“你可不要怪我的鴨子沒養好。不是鴨子問題,是烘烤的材料和火候的問題。”
“不是火候,是烘烤的材料和手法。”小秦忙笑道:“平常人都用電烤,這裡是用果樹枝來烤,而且是特定地方的果樹枝,本身就有一股清香。”
王易啥也沒說,只管夾烤鴨皮、蔥、黃瓜、面片、沾醬,然後,放嘴裡吃。
對,現在,我就是一吃貨
餓啊
所以,多吃點!
你們聊天,我吃烤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