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計劃,丹拿鐵路網如果進城,那麼大恆帝國陸軍就能夠透過鐵路,直抵大恆帝國在丹拿王國,位於無盡海峽岸邊的東西兩座軍事基地以及安丹城等重要地區。
對大恆帝國未來的無盡海戰略是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
為此大恆帝國不惜主動出資修建這一條鐵路,投資模式是以低息貸款的模式,丹拿方以鐵路所有權作為抵押,以運營利潤償還貸款,在償還完貸款之前,為了確保貸款能夠順利償還,該鐵路線將會有大恆帝國的投資方進行運營管理。
這條鐵路對大恆帝國是非常重要的,未來大恆帝國甚至都會在這條鐵路沿線上駐紮部隊,以確保這條鐵路的安全。
但是現在嘛,這條鐵路還剛剛動工,哪怕是因為戰爭的影響而加大修建速度,但是最早也得三年內才能夠全部通車。
因此,現在大恆人的第八軍下屬的第十六師以及其他附屬部隊,都得徒步南下。
當然了,那些重型裝備是不會直接徒步南下的,而是會有船運直接運抵丹拿王國的東海岸南部港口城市巴丹。
這個巴丹其實是一個小城,耕地資源也不豐富,也沒有其他特殊資源,但是這地方卻是有著一個深水港灣,而且當地人少遷移起來也比較容易。
所以大恆人和周亞平的交易裡,其東部軍事基地的選址就是在這裡。
大恆人的眾多重型裝備,將會直接船運,然後抵達巴丹港,不過當地也缺乏完善的的港口吊裝卸貨設施,所以隨同南下的貨船,都是安裝有大型吊機的專業運輸船隻,哪怕是沒有港口調運設施,也能夠直接把重型火炮調運上岸。
這些需要船運的火炮,基本都是一百五十毫米以上的重型火炮,比如一百五十毫米超重型加農炮,一百七十毫米加農炮,兩百毫米加農炮,三百毫米的榴彈炮等。
至於其他口徑稍微小一些的火炮,都是隨著第十六師一起南下了。
因為安丹城局勢不太穩定,所以接到命令後,葉偉明中卿就是帶著第十六師以及一個野戰炮兵旅以及其他部分附屬部隊直接徒步南下。
這南下的時候自然是吃盡了苦頭!
哪怕是第八軍的這些部隊徒步南下的時候,已經是拋棄了很多超重型裝備,在大恆將領眼裡都算是輕裝前進了,但是依舊攜帶了大量的七十毫米野戰炮,一百毫米榴彈炮,一百二十毫米榴彈炮,一百五十毫米輕型榴彈炮。
而運輸炮彈、子彈等各種補給的軍用重型四輪馬車更是幾千輛之多。
大恆人一路‘輕裝簡行’,折騰了一個多月才從寧禹州一路南下抵達安丹城,這引來了不少的其他國家軍事專家的嘲笑。
認為大恆人如果都這麼打仗,如果奧利薩人再決心大一些,估計奧利薩人都殺出安丹城,把外頭的大幾萬包圍安丹城的王子軍一股腦殲滅了,估計大恆人的軍隊都還沒抵達戰場呢。
但是大恆將領對這種傳聞是懶得搭理的。
實際上第十六師南下的速度還可以更快,如果他們不管後方的火炮輜重,直接輕裝行軍的話,十多天時間就能從寧禹州一路橫跨數百公里抵達安丹城。
但是吧,這支拿著步槍和機槍,迫擊炮以及步兵炮,撐死了再帶點師屬火炮直接上戰場,大恆人的將領覺得太虛,心裡沒安全感。
葉偉明中卿出發之前,面對京師的幾個大佬催促他快點南下,必要時候可以直接帶著一個第十六師南下的時候,他是如此回覆的:“就步兵師裡的那點火力能打仗?打個屁!”
他們寧願慢一點,也要帶著一大堆的一百五十毫米榴彈炮,野戰炮之類的去安丹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