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這麼多年已經形成了穩定的規則和發展模式,這些東西不會輕易改變。
比如,上賽季就有提案希望可以將NBA的進攻時間變成30秒。
又比如,曾有人提議把二次進攻的時間縮小為14秒,以增快比賽節奏。
這兩項提案,都毫無懸念地被否決了。
這些改變規則的提案,除非是能夠限制超級巨星,不然一般都透過不了。
所以,大多數時候,這個大會都是在“否決所有提案”的節奏中拉下帷幕。
今年,帕特森就代表開拓者隊參加了這個會議。
在會議室,他還繼續和丹尼.安吉探討了關於託尼.阿倫交易的事情。
安吉和善地笑了笑:“我也很想完成交易,但託尼是一個很有天賦的球員,容我再考慮兩天。”
安吉沒有把話說死,帕特森也只能笑著點點頭。
隨後,理事會會議正式開始。
和往年一樣,大多數提案都是被否決的。
第一項,更改全明星投票制度,由球迷投票變為一半球迷投票,一半媒體投票。
最終,28反對2贊成,提案作廢。
第二項,增加戰績最差的三支球隊獲得狀元籤的機率。
嗯,估計是某支擺爛球隊看著35勝的森林狼居然神奇地抽到了狀元籤,不服氣提出來的。
勞資辛辛苦苦擺爛一個賽季容易嗎?結果狀元籤被35勝的球隊拿了去。
玩兒呢!
最後,6贊同24反對,提案依然沒有透過。
因為這個提案如果透過,大家的擺爛肯定會更瘋狂。
到時候比賽質量下降,球迷不買賬,大家都沒錢賺。
所以,支援擺爛的提案是不可能被透過的。
反對的人很多,並不意外。
以後,戰績差的球隊獲得狀元籤的機率非但不會增加,甚至還有可能進一步減小!
抵制擺爛,人人有責。
第三項提案,廢除交易截止日,一年從頭到尾除了季後賽期間,什麼時候都可以交易。
畢竟,交易截止日之後,陣容調整也不一定能夠達到完美的狀態。在季後賽開始之前,應該繼續給球隊搭建陣容的機會。
這一次,投票比是15比15。
雖然一半一半,但按照聯盟規定,贊同的不到20人,那麼就依然無法透過提案。
就這樣,各種各樣奇葩的提案被提了出來,也被總經理們花式否決。
終於,到了今天的最後一項提案。
“最後一項,也就是今天的第九項提案。這一項提案投票結束後,各位先生們就可以回去了。
那麼,我來說說具體內容吧。
第九項提議是一個新的條款,暫時命名為超級新秀條款。
如果一個球員在新秀合同的四年裡,當選過MVP,或兩次在全明星賽中入選首發陣容,或兩次入選年度最佳陣容。
那麼,為了獎勵該球員,在他簽訂職業生涯第二份合同時可得到一份佔全隊工資帽30%,較舊合同增長了5%的頂薪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