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曹操這樣的,怎麼可能放任不理?
從他挾天子以令諸侯開始,曹操就已經定下目標,他會走到那一步的。
就算不登基稱帝,他也要一統天下,完成這個簡單且直接的目標。
到那個時候,他曹孟德將會名留青史。
對於時人而言,名留青史很重要,最起碼曹操是這樣覺得。他想要給自己留下一個好名聲,而不是一個國賊的名頭,那並不好聽。
如今只是偏安一隅,曹操的所作所為,自然算不上光明磊落了。
可一旦他一統天下,功勳便會無限放大,到那個時候自然變成正面的了。
或者換句話來說,當自己的實力強大到一定程度,自然會受到人們的敬畏。
沒有足夠的實力,恐怕就只是一個笑話。
沒人會在意一個弱者。
尤其是這本就沒有秩序的時代。
簡單的感慨一番,曹操又說道:
“這劉景升不提也罷,那奉孝覺得,揚州的孫權孫仲謀此人如何?”
這倒是讓郭嘉微有重視,但他依舊有些不屑,言語中微帶嘲諷道:
“這孫仲謀也是繼承父兄遺產,雖然有些能耐,但究根結底只是守成之君。此人進去不足,只要丞相王師殺至,定然能夠取勝。”
不得不說,郭嘉看人還是很準的。
孫權不就是這種人嗎。
守家厲害的一批,但真要到外面打架,瞬間被人給打出翔來了。
古語說得好,生子當如孫仲謀,合肥十萬送人頭……
雖然只是笑話調侃之言,卻也是真實發生的。
張遼是在烏桓起家,現在真正名揚天下,還是在合肥對抗孫權的時候。
接連幾次的十萬人頭,讓張遼在東吳變成了能夠止小兒夜啼的人物。
如此威名,豈會不厲害?
當然了,不管怎麼說,孫權建立東吳,本事還是有一點的,雖然不太行。
晚年的孫權,簡直就是腦殘。
妥妥的殘暴之君。
此事暫且不提。
曹操得到想要的答案,整個人還是很輕鬆的,沒有耽擱太久時間,朗聲道:
“如此看來,南方荊揚二州確實能夠拿下,不知奉孝覺得益州情況如何?”
談起益州,郭嘉的表情有些古怪,比之前還要更加異樣,甚至好笑道:
“益州乃是富庶之地,可謂物華天寶,但如今益州牧劉璋,算不得什麼人物。在劉焉去世之後,益州已經變成了一塊肥肉而已。
差別只是被人分吃。”
想不到郭嘉如此輕視劉璋,曹操多少有些詫異。
但他沒有多言,而是相信郭嘉的判斷,畢竟以他對郭嘉的瞭解,他看人確實十分厲害。這不是一般人能夠比較的,可謂十分強悍。
而且郭嘉乃是其親信,自然無需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