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距離襄陽不遠,總共也就十餘里的路程,是以諸葛亮很快來到襄陽門前。
作為南方繁華的城池,襄陽確實有其獨到之處,總體而言並不遜色於鄴城。
可惜劉景升垂垂老矣,再也沒有當初的進取精神,註定只能被他人吞併。
如今曹操在北方大動兵戈,劉表卻依舊沒有動靜,這無異於取死之道。
荊州承平日久,生活得太過安逸了。
來到襄陽城中。
比起北方或者說冀州,確實要熱鬧繁華不少,雖然可能有剛經歷大戰的緣故。
在路上看了兩眼,諸葛亮輕車熟路的來到黃府。
門房見是諸葛亮,有些詫異:
“姑爺稍後,小人這就去稟報老爺。”
諸葛亮便在庭前等候,很快聽得外面動靜,原來是黃承彥親自來了。
但這似乎不是迎接,黃承彥臉色不大好,說道:
“你這幾個月上哪去了?”
諸葛亮有些尷尬,訕訕道:
“小婿去了趟冀州,有些事情耽擱了。”
黃承彥冷哼一聲,說道:
“你這小子,一聲不吭離家數月,連半點訊息都沒有傳回,老夫還以為你死了呢。
若你再不回來,老夫便給英兒再尋個夫婿嫁了,免得在草廬中孤獨終老。”
黃承彥豎著鬍鬚,憤然怒懟。
聽得這番話,諸葛亮想要辯解,又不知如何答覆。
幸好黃承彥只是氣急,並沒有嚴重到如此程度,他緩了片刻後說道:
“你今日上門所為何事,直說了吧!”
諸葛亮心中犯虛,今天的老丈人有點剛啊。
猶豫片刻,他說道:
“其實小婿今日前來,是想接夫人回家的。”
黃承彥目光微凝,盯著諸葛亮,沉吟道:
“此事不必急於一時,你先給老夫說說,你在冀州都看到了什麼吧。”
諸葛亮一怔,隨後頷首道:
“岳父還真別說,小婿在冀州真是大開眼界。”
聽見這話,黃承彥滿臉不信,問道:
“冀州剛經歷戰事,怎麼就大開眼界了,難道還有什麼奇事不成?”
諸葛亮神色淡然,回答道:
“岳父說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