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外的媒體上,相繼出現一則新聞報道。
《美國商務部承認對品如集團的審查違背程式》
「負責人丹尼稱該審查是一次針對中資企業的錯誤行為,這樣的錯誤不應該再次發生,美國歡迎來自任何國家的投資。」
丹尼將手中的報紙揉成一團,憤怒地扔出窗戶。
他確實承認錯誤,但只是私底下承認,並不打算這樣公之於眾。
他更加無法代表美國商務部承認錯誤,能夠代表的只是他自己。
只是沒想到品如的談判團隊裡面, 竟然混進了一名記者。
並且將他個人的道歉,升級為商務部的道歉。
像美國這樣的國家,即使每個人都知道他做錯了一件事,也絕對不會輕易親口認錯。
即使沒有找到大規模殺傷武器,即使在阿戰場一無所獲,他們也永遠不會開口說這一場戰爭是錯誤的。
因為開口認錯了,就等同於神話破滅。
2001年的撞機事件, 我們扣留了他們的飛行員,並要求道歉。
而美方態度強硬,拒不道歉。
雙方經過緊張激烈的交涉後,他們發來了道歉信的第一稿,這份道歉信對於失蹤英雄僅僅表達了“關懷”並沒有道歉內容。
我們將道歉信退還後,他們又發來第二稿。
這份道歉信態度誠懇了一點,但也仍然妄圖用“事故”等字眼將事情揭過。
第二稿繼續被退回。
之後一次又一次地更改道歉內容,直到第六稿,才有了“深表歉意”這樣的字眼。
道歉對於他們來說就是這麼難。
品如集團只是作為一個企業,想逼他們認錯是不可能的。
如果承認錯誤了,有了這個案例,那麼他以前用這個手段對付其他公司,是不是也錯了?
承認一個錯誤,就等同於要承認無數個錯誤。
洛修現在只是利用媒體,“幫助他們道歉”,四處宣稱他們道歉了。
把假的說成真的。
到了傍晚, 丹尼剛剛從辦公室出來。
大批的記者便圍了上去, 向他詢問關於媒體報道中的事實。
“抱歉,無可奉告!”
丹尼對此只能緘口不言, 匆忙地上車離去。
他還沒辦法為自己辯解,因為越辯解,新聞的熱度就會越高,媒體越會抓住不放。
他只能緘口不言,讓這件事慢慢談化。
然而事情沒有他想得那麼簡單,不知道哪裡冒出來幾個他的忠實支持者,一直在替他辯護。
辯護就算了,關鍵是說出來的話毫無邏輯。表面上是在為他辯護,實則是在為他招黑。
整件事在這幾位支持者的帶動下,熱度久久無法消退。
簡直就是一粉頂十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