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第一部手機只做了30萬臺。
前期只放出600臺工程機,每天限量秒殺200臺。
9月正式開始接受線上預定,10月正式銷售。
由於一直處於缺貨狀態,飯糰網天天被米粉們擠爆,其中不乏倒賣手機的黃牛。
特別是大學在校的男生,每天到了開搶時間,大家都放下手中的遊戲,守在電腦面前拼手速及網速。
男生宿舍最常見的對話,也由“中午吃什麼”,變成“你搶到了嗎”。
顯然30萬臺機並沒能滿足那麼大的需求,那些白白苦等了那麼多天,結果一直搶不到手機的人,把期待變成了憤怒。
“雷總這是在溜候呢。”
“沒見過這麼賣手機的。”
“產能不足就直說,別用這一套傷害消費者。”
“做手機的本事有沒有不知道,搞飢餓營銷真的有一套。”
……
無論如何,飯糰作為小米手機的唯一銷售平臺,也在這個過程中獲益良大。
雖然賣這部手機沒賺什麼錢,但帶來了很多優質新使用者,這才是洛修最看重的。
其次作為交換,每部小米手機都內建了飯糰和頭條新聞app。
同時基於上次的良好合作,洛修再次拿到了iPhone4S的網路經銷權,並把國內首發放在飯糰。
再加上洛修的刻意宣傳,飯糰成為了數碼類產品的新機首發指定平臺。
而且飯糰始終堅持只跟品牌方合作,每個品牌只存在官方旗艦店,最大程度上有了正品保證。
這也讓飯糰成為了消費者購買數碼產品的首選平臺。
在此之前,飯糰網的商品團購主打產品只有紙巾、衛生巾、糧油米麵、牛奶、果蔬、個人護理、家庭清潔……日常生活中的商品。
因為這一類的產品需求大、毛利低的特點,普通商家不好做,而飯糰基於同城配送的優勢,能夠低成本、且快速送達。
現在又多了數碼產品的優勢類別,也算是意外之喜。
小米的裝置終端+頭條的流量平臺+同城配送+好物館線下連鎖店+飯糰線上團購外賣平臺+品如各系列產品,整條生意鏈路已經清晰可見。
整座大廈的地基已經打下了,接下來就要看這幢樓能夠起多高。
對於洛修來說,現在更重要的一件事情是,自己現實的辦公大樓要怎麼解決?
品如以及飯糰總部的員工越來越多,原來的辦公場所已經嚴重擁擠,周邊也沒有空的房子可以租借。
就辦公環境來說,跟他現在的體量嚴重不附。
很多人都勸洛修把辦公地搬到珠江新城,但洛修一直壓著,目的正是為了等大學城隔壁那個小島。
直到現在,羊城國際生物島第一期的開發終於完成。
雖然目前羊城政府的規劃是把這個島打造成一個生物技術研究及生產基地,但羊城如果真的有機會誕生一家網際網路巨頭,他們必定願意開綠燈。
官洲島既然能夠改名為生物島,也能改名為品如未來科技島。
島上已建成全國首個地埋式再生水廠,參照國際一流標準設計的一期辦公大樓也終於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