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是這家開在小巷子裡的私房菜館,飯菜再香,也沒有客人上門。
劉大旺心裡知道,這傢俬人菜館如果能夠上飯糰的團購,一定能讓生意好轉起來。
可是自己不會說話,真的能夠說服老闆嗎?要怎麼開口呢?
算了吧,自己不是吃這碗飯的料。
他看了看時間,發現快超時了,趕緊送去站點。
送完餐之後,飯館老闆在店前拍蒼蠅的身影,一直在劉大旺的腦海裡揮之不去。
老闆一定是很喜歡這個私房菜館,才苦苦地堅持下去。
自己應該幫一下他。
抱著這個想法,他又來到了飯館。
“小哥,你怎麼又來了?我沒有接到外賣訂單啊?”飯館老闆很不解地問。
“老闆,那個……我看你現在生意不是很好,要不要試試我們飯糰新出的團購業務?”
劉大旺跟老闆聊了起來。
他心裡面沒有做成這筆業務的想法,只是為了幫一下這位老闆,沒想到最後很愉快地談成了業務。
這檔團購果然大賣了,讓這傢俬房菜的口碑在當地慢慢傳開,生意越來越紅火。
飯店老闆拉著劉大旺的手,很鄭重地表示感謝。
隨後劉大旺又談成了幾單業務,成為了站點裡面,業務達成率最高的人。
他依然笨嘴拙舌,半天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
和店長談業務的時候,大部分時間都是店長在說,他在聽。
可這不但沒有影響他談業務,反而成為了他的優勢。
他漸漸發現,能否談成業務,更重要的不是自己多能說,而是自己是否真的站在對方的角度,為對方考慮,贏得對方的信任。
劉大旺很快成為了當地的銷售冠軍,區域經理升他為主管,讓他別送外賣了,專心跑業務。
可他依然穿起了外賣服,兼起兩份工作。
……
……
(PS:最近更新少了,凌晨爭取再碼一章。
本來只想照抄美團、拼多多的商業模式,寫得輕鬆,讀者也好忽悠,但我發現照抄一定會失敗的。抄不出第二個美團,也抄不出第二家喜茶,得有自己核心競爭力。
就算重生了,不僅需要一個有遠見有能力的老闆,還需要一個很強的團隊才能取得成功。我們需要楊天奇這種技術天才,需要李山這種不要臉的高層管理,也需要劉大旺這種努力奮鬥的基層員工,希望我能把這些人的形象、能力給寫出來。
至於更新,但願是一個熟能生巧的過程吧,以後會越來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