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出巡,讓李翊看到自己的改革順利通達與基層,並且改革十分成功,得到了百姓擁護。
這是一次自上而下,十分徹底的改革,相信很快大唐王朝就能夠得到改革后豐碩的成果,國力強盛是必然的事情。
乾清宮中,李翊看著懸掛的大幅大唐地圖。
相比於漢朝的地圖,大唐的地圖有了巨大的改變。不過,李翊望著後世西南部巨大的空白,心有遺憾。
這個時候,西北部有西域諸國,而西南部地區並沒有任何成建制的勢力存在。就算是大唐,也不過是在後世的青海湖地區成立了行政機構,其餘地方依然沒有涉及。
為了讓西南部地區更早的進入華夏版圖,李翊在返回薊城的途中就下達了詔令。大唐從雍州派出了五萬遠征軍,從雍州向西,一路征服了整個後世的青藏高原。
李翊透過二十餘年的征戰,如今的大唐,就算是還有益州以及江南部分地區沒有統一,但是領土相較於漢朝,卻已經擴張了幾乎一倍。成為西至後世阿爾泰山鄂爾奇斯河鄂畢河流域地區,北界蒙古高原極北之地,與薩彥嶺、肯特山、雅布洛諾夫山脈為界,東至朝鮮半島,東北邊境直達韃靼海峽的龐大國家。
大唐的北面已經達到了極限,再北就是寒帶北極圈的地界。在一千八百年前,這些地方人口極其稀少,只有一些原始的遊民部落,所以李翊只是鼓勵大唐百姓去探索去發現這些土地,而唐軍將會是他們永遠的後盾。
許多有開拓精神的人,前去這些地方探索。漸漸的,他們便如同後世探索美洲西部的人一樣,成為了大唐的移民,大唐的種子開始在這些地方生根發芽。
這個時代,全世界都處於農業國家範疇內。地多了,農民富裕了,才能帶動商業的發展。隨著商業的發展,民間商隊的增多,絲綢之路得到了重啟。
李翊是鼓勵工商業的,他明確指出,大唐的軍隊將會是大唐商人的後盾。
大唐商人們十分喜悅,但他們同樣肩負著一種責任。他們四處遊商,要將看到的,聽到的彙報給朝廷。而李翊特別指出,發行以大唐疆域為中心的世界地圖,各地衙門外都要有。李翊藉助後世的經驗,親自制定了格式。
一個橢圓形的地圖,都不用設計,大唐正好就在中間。亞洲、歐洲、美洲等等都是有的,但各國的具體名稱和疆域由於於後世完全不對路,所以多數暫時空白,有待發現後填補。李翊打算用這地圖,讓大唐的百姓擁有世界的概念,而也能知道大唐在世界是一個什麼位置。
世界的概念,對商人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大唐的商人開始走出國門,而有探索精神的人,也開始去那些空白的地方,去探索發現未知的世界。
這些人將會為大唐帶來十分重要的世界資訊,但李翊也不會被動等待接收,而是在情報衛中選拔精銳之士,組建一個個小隊,去探索,去發現。
古代沒有後世發達的通訊交通,探索發現的過程一定會十分漫長和艱辛。但李翊知道,只要播下種子,就會有收穫的一天。
李翊每天有許多國家大事要處理,他也要有自己的生活,所以他沒有太多時間去想,但偶爾的靈光一閃,就會為這個世界帶來新的變化。
在群臣的心中,武德皇帝是睿智的,提出的理論全所未有。百姓的心中,武德皇帝是仁德的好皇帝,百姓過上了從未有過的好生活,所以百姓們很感恩。
御書房內,十分安靜,只有看書寫字的聲音。李翊坐在龍椅上,辛憲英隱在屏風後面,帶著十幾個宮女候著。
一天要看十個小時的奏章,對於這樣的生活,李翊一點也不感到枯燥。當看到奏摺寫到各地安定、繁華的時候,他就會很開心。
估摸下午兩三點的時候,一個宮女出現在門外。辛憲英立刻走了過去,很快返回,奏道:“皇上,海軍大都督俞大猷將軍求見。”
“哦?宣他進來。”李翊放下了奏摺。
李翊早早的成立海軍,是因為他擁有可以在深海長時間續航的龐大戰列艦。後世戰列艦一造就需要三五年時間,一個國家能有十艘八艘,那都是海軍大強國了。李翊集權有錢,但受制了生產力和技術的限制,一年滿負荷運轉,泉州的造船廠也只能下水一艘。
李翊如今已經有十五艘戰列艦,以各大城市命名,這就是他全部的海軍力量。
當然,這是指的真正的後世海軍作戰力量。若是近海內陸的話,萬八千艘還是有的。
當俞大猷抱著一個大個卷軸走進御書房的時候,透出一種難言的喜悅,拜道:“啟奏皇上,大唐海防線,直至東南亞的海圖終於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