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話是諸葛玄自己所說的,可在旁敲側擊之後,李翊卻是知道到底是怎麼回事了。
原來,諸葛玄早年曾經出仕過,那還是黃巾之亂剛剛開始的時候。
早些年,也就是還處在黨錮之禍期間,劉表作為黨人,被禁止出仕,於是就遊歷天下。來到這徐州琅琊國的時候,意外結識了諸葛玄。後來,黃巾之亂爆發,黨禁解除,劉表被闢為北軍中候。
北軍中候雖然只是一個六百石的小官,但是權力卻不小,掌管北軍五營,也就是屯騎、越騎、步兵、長水、射聲五校尉所統宿衛兵。
劉表是一個厚道人,真正的那種“苟富貴勿相忘”的,他現在發達了,就想起了曾經在患難中給他幫助的諸葛玄,請他出任自己的屬官。於是,諸葛玄就這樣去了洛陽。
可是,三年之後,在洛陽的諸葛玄接到訊息,自己的哥哥諸葛珪病故,留下幾個年幼的子侄沒人照顧。諸葛玄跟諸葛珪的關係很好,因為他從小就是哥哥撫養大的,因此,諸葛玄就像劉表請辭,回老家照料諸葛圭的後事,獲劉表准許,赴徐州照顧諸葛圭的遺孀及子女。
三年過去,眼看自己的大侄子諸葛瑾已經成年,諸葛玄就準備向劉表舉薦他,可是這個時候,天子駕崩,洛陽劇變,自己的恩主劉表在這次變故中,再次靠邊站,成為閒人一個,顯然不能給自己的侄子提供出仕的途徑了。
諸葛玄也想過讓侄子去投效徐州的地方官陶謙,可是他跟陶謙並沒有什麼交情,貿貿然的湊上去,要是被人拒絕了,那就丟大臉了。
所謂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在諸葛玄有些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時候,名震天下的驃騎大將軍率領大軍到徐州剿滅叛亂,他的部下還意外的來到自己家裡,這讓諸葛玄看到了機會。
這些年來,他聽說過無數關於李翊的傳說,最讓他動心的一點就是,李翊用人都只看才能。這些年來,在北疆大紅大紫的那些人,一個個的出身都很一般,甚至很多人都是寒門出身。
諸葛氏的祖上沒出過什麼大官,混得最好的也就是先祖諸葛豐了,他曾經當過御史大夫貢禹屬官,後薦舉為文學侍御史。漢元帝時,曾授其為司隸校尉,繼而長為光祿大夫。然而因為他的性情剛正不阿,對貪官汙吏、專事阿諛奉承之小人恨之入骨。後因彈劾權臣,皇帝不允,被降為城門校尉。不久被免官,貶為庶人,後老死家中。而諸葛家也自此淪落,由琅琊國的一方豪強,墮入寒門之列。
但要說到才能,諸葛玄卻是對自己的大侄子諸葛瑾有十足的信心。他即使不能稱為王佐之才,但也絕對是治世能臣。如果能夠得到伯樂的賞識,那絕對能夠大放光彩。
當然,更讓諸葛玄驕傲的是自己的二侄子諸葛亮,雖然他才十歲,但已經展現了非凡的天賦,比之大侄子諸葛瑾,猶要超出許多。
而當今天下,最有實力的無疑是坐擁北疆的驃騎大將軍了,別看董卓現在是相國,又挾天子而號令天下,但諸葛玄根本不看好他。董卓有如今的地位,不過是因為他的膽子夠大,敢為別人所不敢為。但真要打起仗來來,十個董卓都不會是驃騎大將軍的對手。
諸葛玄隱隱已經感覺到,又一個亂世將要來臨。在這個亂世中,一切的虛名都是沒什麼意義的,只有真正的實力,以及潛力才是可靠的。而這二者,驃騎大將軍無疑都是諸侯中的佼佼者。
論實力,驃騎大將軍坐擁二十餘萬大軍,是北疆兩州兩都護府的實際統治者,佔據了大漢的半壁江山。
論潛力,驃騎大將軍如今已經憑藉自己的實力,立下了赫赫功勳,而他卻很年輕,甚至不到而立之年。
這樣一個人,在接下來的亂世之中,絕對是最具有競爭力的。再加上其它一些因素,諸葛玄希望自己的大侄子能夠投入李翊的軍中。
因此,他才藉著這個感謝的機會,帶著幾個侄子前來拜會李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