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念平看來,他作為恩源集團的主要領導,有責任守住轄區所在的這片社會輿論和意識形態陣地。
他在京大擔任經濟學院教授的時候,曾經有一個“經濟發展及其環境影響”的研究課題,被有關的一位重要高層領導看中,便邀請他走進新華門,為那個定期舉辦的集體學習進行講課。
這是華念平到目前為止,人生的一次最為精彩輝煌的經歷。
正是在那次講課過後,他就被安排從京大經濟學院,調進了處於核心管理階層的總部機關。
這件事情,華念平來到淮上市和恩源集團以後,並沒有對任何人炫耀過。
陳虹娟只清楚華念平曾經是大學老師,但想到自己在傳媒學院讀書時,眼見那些教授的講課,不過是對著事先準備好的教案照本宣科,千篇一律,並不總是帶有新意。
如今華念平是要直接與學生對話,很是擔心他面對學生們意想不到的發問,尤其是敏感的話題,會突然無法回答。
現在的“憤青”太多。
陳虹娟把“憤青”分為三類:
一類是偏執,他們對當前所有的事情都看不慣,認為現代社會無可救藥;
一類是趕潮,他們個人不得志,靠誇大社會黑暗影響、憤世嫉俗來顯示自己的存在;
還有一類是冒進,他們真心期望時代變革,消除當前社會的一切不公平、不合理。
好在今天的這場演講會,說好是由陳虹娟來主持。她對華念平說,一旦注意到他回答問題稍有遲疑,就會馬上現身相救,迅速改變話題圓場。
華念平笑笑說,有陳虹娟這位金牌主持做後盾,他的底氣就更足了!
陳虹娟與“玉磐論壇”學生社團的領導人本來約好,參加華專員今天演講會的學生們,不得超過幾十人,但她發現現場至少來了上百名男女學生。
甚至,學院的幾位主要領導和一些老師,也居然出現在了臺下。
華念平主動走過去與院領導和老師們握手致意,並開玩笑地對陳虹娟說,學院領導親自出席,使得演講會已經帶上半官方的色彩。
陳虹娟把華念平領上演講臺,先做了開場白,限定包括華專員三十分鐘的演講在內,今天的演講會及溝通交流,前後總體時間控制在一個小時之內。
華念平演講的主題是“對時代進步與青年責任的感悟”。
他知道現在的學生們生厭一切的教化思想,尤其反感空洞的理論式說教,所以巧妙地選用“感悟”這個詞,來闡述他藉助今天的演講會,想樹立起來的一種觀念影響,循循善誘地表達出自己對眼前學子的期望。
華念平在演講即將結束由感而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