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到小妹,王愷從不含糊,就算是秦皇他也敢去掀他的桌子。
自那次秦浩欲挾持雲燕事件後,王愷放出話來,要打斷秦浩的腿,這事在建鄴城掀起很大風波,只要秦浩出來,無論在哪,不到半刻鐘,王愷就會出現,秦皇就會倉惶而逃,看架勢,若不是有很多人拉架,秦浩的下場可能會很慘。
由此可見當時王愷在貴公子圈人脈多廣,也因此秦浩好一段時間沒敢露面,還是平西候給家主傳過話來,表示了歉意,在族長干預下王愷才放了秦浩一馬。
等王愷徹底消了氣,秦浩託了不少人,在凌霄商會醉仙樓擺了一桌,向王愷道歉。
自那以後,秦浩見了王愷就開始稱他二哥,顯得非常恭敬,王愷也就稱他浩爺。
雖然言語上看上去已沒什麼隔閡了,但是兩人都知道他們的關係是很不融洽。
現在王愷有了競爭下任族長之意,需要更多地支援,家族內的,外部的,所以張顯在瞭解了這些事情後,把秦浩推向他。
平西候的勢力當然不小,大半個秦帝國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他兒子秦沐代他坐上那把椅子而已。
王愷救了秦浩命,這個人情自然是不小,作為回報,平西候會傾向於支援他,有私情,也有政治層面的。
這次秦沐因為南征失利,招致家族和群臣的非議,讓他很被動。
平西候也傳過話來對他作為不滿,但是暫時秦沐的地位還是沒人憾得動的,畢竟平西候心目中接替秦沐的人秦浩,實在是不爭氣。
豪門深似海,皇權鬥爭更為慘烈,什麼父子兄弟,還不如陌人,秦浩有今天的紈絝,肯定有秦沐暗中做推手,看似極力維護他這位小兄弟,但是暗中派人教唆其頑劣,那是很輕鬆做到的事。
如果是事實,秦沐目的達到了。
最起碼十年之內,秦浩是不可能有威脅的。
秦浩也屬於那種賤皮子之人,他見王愷不高興了,心裡就虛了,極力討好他。
實際上他覬覦雲燕美色,倒不是真的看上了雲燕,本來他就好色成性,在建鄴城比雲燕差的當然很多,可比雲燕好的也不少,秦浩只玩過就拋棄了。
他糾纏雲燕,跟【平西候有很大關係,想來平西候出於政治目的,打算同王家結親,秦浩好色,又不定性,聽到了就猴急起來。
他哪想到王家人也不好惹。
別以為秦家有個龐大帝國,若是惹惱了一兩個世家,在得不到其他世家支援的情況下,一夜間就會讓龐大的帝國煙消雲散。
所以說這些年來,秦家想盡辦法拉攏各大世家,並且暗中分化他們,更甚者,想從世家內部瓦解。
劉家就是典型的例子,拉一派打一派,結果讓劉家實力跌為十大世家之末。
等劉家回過神來,想在崛起已不可能了,他們被秦家牢牢地壓制著。
秦家這樣的手段在九大世家中都實施了,可唯一中招的就是劉家。
其他幾家,內部紛爭也很激烈,但遇到外部勢力參與,絕對是一致對外,那些甘願做奴才很快就被清洗掉。
世家內部最亂,最薄弱的時候就是老族長即將退位,繼任族長競爭最激烈的時候。
這段時間就是秦家暗中做推手的時候。
王家就處在這個階段。
秦家肯定是見縫插針了,王愷相信各派系中都有秦家收買的人。
而秦家也不會固定支援哪一派系,在局勢還不明朗時,他們是不會亮牌的,不會表示支援誰。
現在王家最具有競爭力的當屬王愷長兄王祿,但是秦家現在不看好他的,王祿同武嶽候和舞陽候都是兒女親家,表面上看王祿是最好的拉攏物件,但是秦家後來得到訊息,他家族觀念很強,在家族中地位也很高,如果他繼任族長,以他的凝聚力,王家是不會出現內衰弱的。
這是秦家不願見到的結果,選擇王愷七叔,那也不是最佳人選,別看他同長兄鬧,可秦家知道他還是支援長兄的。
至於王仲,秦家覺得此人相當有城府,誰也摸不透他的心思。
不看好不代表不爭取,秦家的就是莊稼地裡撒草籽。
人家除草他種草。
王愷也是秦家盯著的人選,在王家,王愷看上去沒有一點實力,因為他開始選擇低調,把屬於自己的勢力交出去了,這原本是秦家動了手腳,把王愷逼得,是想扶持王祿。
結果沒看準,押寶押錯了地方。
王愷遇到張顯後經過一次促膝長談,改變了思路,那就是即便不能競爭成為族長,也要昂起頭了爭上一爭,這個世界不同情弱者,你競爭了,而且很有希望,有實力,即便競爭失敗,在家族在外人眼裡,你不是弱者,畢竟族長只有一位,失敗了也不丟人,還會被家族重用。
另外張顯告訴王愷,以此也可以迷惑秦家,也算是為家族做一貢獻。
棕山在陽春湖西面,初春季節,在這裡山上還是有很多積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