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各國都在忙著收取既得利益。
尚城國滅,地盤被瓜分。
也在這關口,一直懸而未決的晉陽侯問題得到解決,令聯盟各國大跌眼鏡的是;
夏國竟然將晉陽侯以及其部屬禮送出境,也沒提任何條件。
武威國王宮中,國王徐藩恭敬的給老祖徐昌斟茶。
“好了,這些俗事你不必去做,大戰過後,把心思用在國事上吧。”
徐昌擺擺手,可徐藩還是將茶斟上,行禮後回到自己的座位,他極為恭敬這位老祖,不是他及時出現,自己怕是早做了階下囚,或者已經屍骨不存了。
“你可知道夏國國主為什麼無條件的放走了晉陽侯?”
看了眼自己這位玄孫,雖然年齡不大,但對國事還算上心,心有欣慰,於是想提點他一下,畢竟自己不可能長久的呆在這裡。
以後都得靠他自己經營這個國家。
“謹聽老祖教誨。”
“這裡的事情我也是看不得太清楚,不過以我對夏國國主的瞭解,他絕對不是一個肯吃虧的人,他這麼做肯定有著常人看不透的用意,現在看不透,不等於將來看不透,來春覲見時,你就同他一起走吧,多親近些,對武威國來講一定是件幸事。”
徐昌不喜歡參與政事,沒什麼經驗可傳給自己的玄孫,但是他知道武威國緊鄰夏國,現在同仇敵愾應對秦國侵略,可危機過後,夏國強大了,那麼武威國就面臨著被夏國吞併或者被秦國滅掉的危機,以他的能力是不可能保全的,那麼應付這個危機唯一的辦法就是結好夏國。
所以他建議讓徐藩同張顯交好,這樣一來,由他同張顯的交情,在加上徐藩的獻誠,或許張顯能保全武威國的存在。
“你那幾位賢臣也要多體恤,有他們真誠輔佐,武威國重現輝煌也不是沒有可能,而你也要勤政安民,善營者贏,懶惰則虧,謹記謹記、、、”
徐昌沒有執政經驗,但是他卻有豐富的人生經歷,他把自己能想到的,都講給了徐藩,徐藩也是受益匪淺。
徐藩也知道武威國所出危局,想守住這番祖上留下的基業,唯一的選擇就是依附夏國。
這也是高鳩和馬舒等提出的疏議。
這次聯合抗秦,武威國首當其衝,損失巨大,但是戰後得到的利益也很豐厚,除了死去的人無法復生,物質方面算是虧盈不大。
“夏國提出其水軍自由進出我們的水域的要求,我以無條件同意了,太尉和丞相也沒提出異議,可大臣們卻提出了非議,其實這可以理解,畢竟他國軍隊隨意進出,心理上很難接受。”
其實徐藩心理上也很不接受夏國的這個提議,但是夏國把戰後所得利益都分給了他們,他也有些張不開口拒絕,但是夏軍水軍隨意進出本國,這等於對夏軍不設防了,人家想要有什麼歪心思,根本就沒辦法應對。
“他不也是承諾不會對你們構成威脅,不干預你們的國事嗎。”
徐昌想了想;
“其實這樣一來對你沒有什麼壞處,你想啊,夏國想要對付我們,以現在的國力,我們根本就沒能力對抗,何不就此做個順水人情,另外有夏國水軍在,如有外敵侵擾,相信你出面求助,夏國水軍也不會袖手旁觀的。”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誰讓自己沒有強大的軍事力量,沒有強勢的國力,不想被滅國就得忍辱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