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峰全軍覆沒。
這裡有幾個先決條件;
一是;祁峰太過大意了,按著自己的思路去做,雖然他的部下覺得沒有什麼錯誤,可是敵情不明,甚至武嶽候遲遲不願度過諶江的原因都沒考慮進去。
二是;他的想法只停留在以往的戰鬥中,那可是秦國占主導地位,就像一個壯漢打一個小孩子,小孩子雖然眼露兇光,視死如歸,可是實力相差太多,一隻羊和一頭虎的較量,結果可想而知。
第三;他沒有吸取舞陽候和晉陽侯、李貝奉等失敗的教訓,如果江南那麼好打,兩年來秦軍怎麼可能數百外軍隊折在這裡。
如果你再想想,一個二十來歲的張家後生,竟然建立了一個不輸於秦國的諸侯國,而且還是在很短時間內,你稍微掂量一下,你就不敢再輕視他。
還有很多因素就不去累述。
總的來說,秦國諸多將領都是自大慣了,瞧不起那些諸侯國的人,這樣一來,失敗就很正常了。
祁峰被柴銘一箭穿胸,也是這祁峰久經沙場,修為很高,柴銘這一十拿九穩的一箭穿心,卻出現了偏移。
“把他救過來,派人送往順儀城。”
柴銘吩咐道。
“那位文士怎麼樣了?”
在這萬箭齊發下,一位文士卻毫髮無損,這就有點奇怪了,鮑奉雖然最後做了俘虜,可柴銘卻沒有輕視他,將他單獨看押起來。
“他沒什麼過激反應,給吃的就吃,給喝的就喝,吃飽喝足就睡,哪像個俘虜。”
親兵頭領氣道。
“你去把他帶過來,不用帶刑具,也不用看的太緊,他不會跑的。”
不一刻,鮑奉被帶到。
“鮑先生請坐。”
柴銘起身相迎,並客氣的讓座。
“能否給一杯茶,噢,就是縱掖山中那個茶。”
柴銘愣了一下,他的親兵統領有些怒了,柴銘擺擺手。
“你們都退下吧。”
柴銘將人都打發走了,他看著鮑奉。
“軍團長大人,一杯茶你都不捨得嗎?”
鮑奉玩味的看著柴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