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蓮娜拍完了照,連忙跑一邊蹲著把東西傳到德魯伊唐的號上,這號基本兩天更新一次。
以前有人看唐海更新這個,就問他要不要出一本《我在美國做漁夫的故事》。
這種書肯定寫的不僅僅是捕魚賣魚,肯定還要囊括漁業生態和漁夫活動之類的。
唐海最開始沒答應,因為他覺得自己還不像個漁夫,要是不開掛,他幾次出海扣除成本估計不賺多少錢,沒有絕對的計算能力和武力,很多時候也鎮不住場面,如果按照他的想法來寫,吸引了人來做同行,唐海覺得對方後悔機率很大,他不想坑人。
現在唐海倒是想寫了,可惜唐海去年裝B太過火,今年沒有人找他出書,他也不知道找誰問……
“咿?”馬蓮娜發現唐海關注了一個叫做‘大麗菊傻強’的號,過去一看,對方第一時間就轉走了她發的圖……
“SB,你自己不會拍嗎!為什麼要轉我的!”
“頭兒,為什麼這麼直白的罵我!你平時都很含蓄的啊!”
“我是馬蓮娜!”
“白絲蘿莉!”
“白絲公主!”
“我會做菜,我真的會做菜!”
“啊!白絲蘿莉你為什麼要用唐海的號,你自己申請一個我們加你啊!不要管那些罵你的!”
馬蓮娜一報名,各種回覆就亂了。
她有點不明白,這些人會做菜和自己有什麼關係?就沒有再說話,跑到唐海旁邊看風景。
很快船員們就都到這一側來看,珍妮弗是攝影愛好者,這時候已經把抱著個小攝像機到處走……
談到磷蝦,很多人就會想到南極大磷蝦,一個能有4到6公分長,號稱全球儲量千億噸!當然這數字也就聽聽,其實也就只有10億噸級吧,這數字比較可靠。
只需要捕獲極安全的5%,那就是5000萬噸,這是全世界人類‘最後的蛋白糧倉’。從上個世紀60年代起,全球就開始對南極進行開發,目前在挪威已經形成了國際磷蝦大市場。
我國是三十多年前才進行的南極考察,其實考察的就是如何捕撈、加工磷蝦,可惜這東西碰一下就碎了,需要相當高精密的儀器才能安全收拾,然後必須在船上進行快速加工、存放,當時我國的船是辦不到的。
一直到前幾年才有收穫,2014年捕撈量也就是5萬噸多一點,比起安全捕撈值低太多,還需要數年才能發展到足夠科技。
另外中國漁業在世界漁業中拳頭還不夠硬,聲音也不夠大,要打通南極海洋生態養護委員會多拿點份額,只怕又要再幾年。
然而磷蝦並不是南極的特產,各個海域種廣泛都有這種生物,只是沒南極的大而已。
很多隨潮流而動的魚類,其實就是在追著吃磷蝦,而磷蝦則是追著矽藻,矽藻起源於冷熱流交鋒……
大麗菊的養魚方式不是集團圍網近海養殖,而是類似於‘國家養殖’的方式,除了種海藻蒐集營養鹽之外,就是各種儘可能的大規模投苗,靠‘輪種’來養護海洋,然後各種定時投放主要是養矽藻和頭足類來做海洋基礎食物,到時候海龍王給什麼就收什麼。
這種兩厘米的太平洋磷蝦,藥用效果也高過鯨油,但這是留給秋刀魚、沙丁魚、鰹魚之類的吃的,捕撈它們難度高不說,還不符合生態漁場的理念。
車上打著大燈,很快磷蝦潮就滅燈了,紛紛潛了下去,這些磷蝦群受到了驚嚇。
“頭兒,到地方了。”
“這麼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