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小轎車的車門一扇接著一扇的被推開。
江家的兄妹四人,喜氣洋洋走了下來。
接著,作為長一輩的代表,李若誠帶著老伴也笑呵呵的跟了下來。
按照老江家的習俗,跟來送彩禮的長輩,最好是男方家的姑姑,或男方媽媽家的姐妹。
很可惜,江爸家的親戚都不在浦江,而江媽家的妹妹……有還不如沒有。
於是,近鄰李懷英就自告奮勇接下了這活。
其實,如今的浦江四海八荒歡聚一市,各家早已經淡化了家鄉的規矩。
但,既然江河同志,想轟轟烈烈給呂曉同志送上一份豐厚的彩禮。
老江家的一群兄弟,當然二話不說就表示全力支援。
於是,一家人都跟著過來湊熱鬧了。
這個年代,但凡在小區裡出現一輛小轎車,都惹眼的要命。
更別說江家這一排三輛車了。
這一會,一排車往樓下這麼一停,周圍的圍觀群眾,眼看著就多了起來。
袁解放根本不用江家兄弟動手,車剛停穩就攀上了小貨車。
接著,在三位司機師傅的幫助下,一樣樣貼著大紅喜字的紙箱被卸了下來。
“呦,快看,”一位牽著孩子的大媽,雙眼一圓:“箱子上寫了,蝴蝶牌縫紉機!”
“這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三轉之一嘛。”
“還有兩隻紅皮箱,”一位大爺就站在小貨車旁邊:“瞧著還挺沉。”
“嗯,東西指定不會少。”
“你們快瞧,”
“嚯,”
“這可是個好東西哎。”
這一會,四鄰街坊的目光,全都聚焦在小貨車的物什上。
隨著箱箱件件的落地,激起了一大片的淅淅瀝瀝、外帶嘀嘀咕咕。
今天是星期天,此時樓下的動靜已經引起了樓上住戶的注意。
一戶戶人家紛紛從窗戶裡露了頭,其中也包括三樓的呂家。
“呂一,你快過來。”呂家大嫂揉了揉眼睛,再次睜開後,依舊不敢肯定。
“怎麼了?”只穿著一件汗背心的呂一同志,趕緊跑了過來:“外面出什麼事了?”
說話的功夫,他已經把頭伸出了窗外:“嘶,這是……?”
“樓下站著的是不是江河?”大嫂試著問道:“我沒瞧錯吧?”
“好像是的,”呂一的眼神不大好,儘管只隔了三層樓,還不是看得很真切:
“不過我可以肯定,動靜最大的這位應該是小江的弟弟……江山。”
“他弟弟也來了?”呂一媳婦聽得心一拎:“瞧他們這大箱小箱的,不會是……不會是……?”
“不會是什麼?”
忽然,身後傳來了呂曉的聲音:“你們在看什麼?”
“小曉,你快過來看看,小江的家人好像都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