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民政府分別與米國和德國,聯合創辦的中航與央航,發展到1948年時已是兩家擁有百架大型客機、運輸機的航空公司。
當三大戰役發起後,感覺大勢已去的老蔣決定將兩航先遷至香江,再搬去灣灣。
到了1949年5月,當華野解放了浦江後,老蔣趕緊下令讓已經遷至香江的兩航啟動搬家預案。
其實,兩航的重要性,不光只有老蔣一邊明白,大陸這邊也早有意識。
“於是,一直在關注其動向的周總理,”江山繼續說道:
“當即就命令克農同志啟動策反任務,早有準備的克農同志很快就與兩航的二位總經理聯絡上了。
由於兩航落地香江後,和當地的港英民航尿不到一個桶裡。
不但處處受其剝削,還幾次放話逼他們搬出啟德機場。”
這一會的江山,越說越起勁:
“這中航和央航原先有多受寵,外界可是出了名的,他們哪受過這種鳥氣。
於是,早就看港英政府不順眼的兩航,一接到國內同志的主動聯絡,馬上就積極響應上了。
經過一番周密的安排,參加起義的飛行員們終於在1949年11月的一個早晨,駕駛著12架飛機一一升空。
在擺脫了地面塔臺的控制後,調轉方向於當天中午分別降落在了燕京、天津的機場。”
當《人民日報》於11月10日刊登了“兩航起義”的新聞後,全世界都被震驚了。
“老蔣那邊的情形就更別提了,”江山道:
“更讓他生氣還在後面,之後也不知道兩航回來的同志又往回發了什麼樣的訊息。
留在香江的兩航職工,又秘密組織了多次大大小小的起義行動。
在之後的這些行動中,一共跑回了4000多位兩航的職工與家屬。”
原本還想補充幾句的王世襄,聽到這徹底驚了:“這麼多人?”
“他們不僅人回來了,”江山:“還帶回了大量的飛機零部件和維修器材。”
這樣的起義行動一直維持到1952年才結束。
最後一統計,竟被他們運回了1500箱器材、和3600多桶汽油。
把老蔣給心疼的呀,就差宣佈兩航原地解散了。
“兩航起義”的行動無疑是新中國民航事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在那樣一個上天不行,下海更不行的年代,”
在江山的敘說下,屋裡的幾位都有點上頭了:
“這樣一場成功並持續多年成功的起義行動,絕對是獻給新中國的一份厚禮。”
江河一拍大腿:“幹得漂亮!”
“嗯,”王世襄點了點頭:“的確是幹得漂亮。”
“叔,”江山問道:“您還沒說陳老的小舅子,在這場起義中究竟幹了些什麼?”
“趙景心,也就是陳夢家的小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