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戶外廣告,最常見的形式無非就是大型廣告牌或街邊燈箱,這兩樣,也是目前堡加敬在香江慣用的廣告形式,”
香江麥當勞運營總部的一間多功能會議室裡。
身穿職業包臀套裙的林燕妮,正站在幻燈片的大螢幕前,瀟灑自如的指東道西:
“為了幫助麥記蓋過堡加敬的風頭,我們黃與林廣告精心設計了一套全方位的核打擊廣告——麥當勞大道……”
在編寫文案時,林燕妮把江山口中的未來術語全部照單收入囊中。
看著顯示在幕布上的一張張街景設計圖。
會議室裡的幾位麥當勞高層,逐漸收起了之前散漫的表情。
依照當初的預想,香江麥記的運營團隊,原本只對“黃與林”的廣告文案有所期待。
所以,在林燕妮展開戶外廣告方案之前,他們本只是打算禮貌性的走個過場。
可是這一會,卻完全不是那麼回事了。
看著幕布中不斷切換的幻燈片:
黃色的薯片人行道、咬了一塊的漢堡廣告牌、麥當勞咖啡壺式的路燈……
大驚大怪的六位麥當勞高層,已經忍不住交頭接耳了起來。
“林女士,”其中一位高層指著螢幕說道:“可以再向我們介紹一下,貴公司的設計理念嗎?”
“當然可以,”
林燕妮特優雅的點點頭:
“ 1971年,迪士尼花費了7年時間,在佛羅里達建造了一座迪士尼小鎮。
說是小鎮,其實就是一條滿是迪士尼元素的街道。
各位先生,你們知道這座迪士尼小鎮的營收有多高嗎?”
在一列麥記高層的目光追逐下,林燕妮想起了當初聽江山講故事的情景:
“從佛羅里達的迪士尼小鎮開張至今,紐交所的迪士尼股票已經上漲了30倍,年報更是一再報捷。”
這一會再瞧場下,各個西裝筆挺的高層都被林燕妮口中的“30倍”給怔住了。
經歷了近三個月的準備時間,今天是四家廣告公司向麥當勞交作業的日子。
這一會,除了最後一個走進會議室的“黃與林”。
波記、惠美、麥肯這三個已經作完彙報講解的廣告公司,一個也沒捨得離場。
全都等在會議室的門外,企圖探聽點內部訊息。
尤其是之前與麥當勞聊得非常愉快的“惠美”廣告。
在失去了與“春風度”合作的機會後,“惠美”一怒之下請了兩位米國的廣告策劃專家加入了團隊。
其目的,只為一舉拿下麥當勞的全部廣告合約。
所以,這一會坐在場外的“惠美”團隊中,還四平八穩的坐著兩位外援。
“ 1958年,米國一位名叫奈恩的麥當勞加盟店店主,為了提升業績,找了一家廣告公司創作了一首廣告歌。
令人意外的是,這首歡快的歌曲不但讓所在城市的市民,很快記住了麥當勞的大名。
還令他的店收入在當年超過了全國同期平均值的61%……”
在詳細介紹完戶外廣告、麥當勞時間沙漏之後,林燕妮又推送起了廣告歌的講解。
此時的林燕妮還沒有意識到,當她提到加盟店這三個字時。
場下一位端坐在C位的麥記高層,立刻露出了比之前更關注的表情!
這一會的會議室裡,沒有人能比他更在乎麥當勞與堡加敬的營銷拼殺。
被譽為香江麥當勞之父的伍日照,此時的歲數還不到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