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你們來得正及時。”韓孺子說,三名刀客圍著他,只是亮刀,並沒有架在他的脖子上,皇帝的鎮定表現還讓他們後退了小半步。
沒人知道韓孺子心裡有多激動,他甚至沒法站起來,只能坐在圓凳上,儘量將身體挺直。
張有才擦擦額頭上的汗珠,扭頭對外面的人說:“瞧,我就說這是陛下的密令,咱們來對了。”可能是有人對他暗示了什麼,張有才急忙轉身,向太后磕頭,“奴等救駕來遲,太后恕罪。”
太后不願與宮奴說話,扭頭對站在身邊的王美人說:“你養了一個好兒子。”
“他是太后的兒子。”王美人說。
太后輕哼一聲,沒再說什麼。
韓孺子明知母親是不得已而為之,心裡還是感到一酸,同時生出些許疑惑,母親明明是被迫進宮,為何比太后身邊的宮女還要忠誠?
羅煥章也有同樣的疑惑,可他得先解決眼前的危機,“請陛下命令無關人等退出寢宮。”
韓孺子看了看身邊的三柄短刀,對跪在門口的張有才說:“你們先退到庭中待命,朕要與羅師談一談。”
張有才將羅煥章和七名刀客全看了一遍,才答聲“遵旨”,起身剛要退出,王美人提醒道:“關閉慈順宮大門,不要讓任何人再進來。”
“是。”張有才退出,眾多竹竿也隨之退出,門卻沒有關。
王美人向太后欠身道:“臣妾未請而先命,請太后責罰。”
“嗯,不急。”太后稍顯倦態,望著從門外傾瀉進來的陽光,對幾尺以外的刀刃視而不見。
步蘅如等人則越來越緊張,全都看向羅煥章。
羅煥章思量片刻,覺得還是太后更重要一些,走到她面前,示意步蘅如等三人放下刀,說道:“真是遺憾,看來事情僵持住了。”
“我只遺憾信錯了人。”太后仍然沒有收回目光。
“我身邊的這幾位都是江湖上的英雄好漢,不懂皇家規矩,請太后寬恕。”
太后終於收回目光,看著羅煥章,“曾經有人對我說過,皇帝的權力只在十步以外、千里之內,我當時一笑置之,現在看來他說得很對,我將十步之內拱手讓人,結果落得今天的局面。十步之內,的確是江湖人的領地。”
韓孺子心中驚訝,原來楊奉對太后也說過類似的話,他到底站在誰的一邊?
羅煥章點頭稱讚道:“向太后說這話的人很有見識,淳于梟也說過,離皇帝越遠,感受到的威嚴越強烈,所以皇帝總是高高在上,遠離臣民,一旦有人衝過阻礙,來到皇帝近前,那威嚴也就變得不足為懼,江湖上所謂‘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就是這個意思。”
“所以你們定下此計?”
“一半是計謀,一半是天授。淳于梟在齊國鼓動齊王起事,我在京城準備裡應外合,可是在崔家待久了,我發現自己有機會衝到皇帝面前,不,是太后面前。於是我與淳于梟約定,如果齊王能攻破函谷關,我就執行原定計劃,廢除皇帝與太后,迎立新君。如果齊王兵敗,就執行新計劃,來一次宮變。”
太后點頭,“我一定要活捉淳于梟,看看他究竟是何等人物。”
羅煥章一笑,“大臣能阻止皇太妃進入勤政殿,卻不能阻止皇帝的聖旨,就在此時此刻,皇宮中郎將正在換人,全體侍衛盡為我用,太后的兄長、南軍大司馬上官虛,應該已經被剝奪印綬,南軍將士再度進城,到時候,容不得大臣們不聽話。”
太后也微微一笑,“每天午時之後,朝中數位爪牙之臣與我在廣華閣會面,若是見不到我,他們會去勤政殿軟禁大臣,皇太妃怕是回不來了。至於南軍大司馬,奪他的印綬恐怕不那麼容易。”
羅煥章轉身看去,門口的陽光表明午時早就過了。
羅煥章與太后互視,都在揣摩對方的底線。
站在旁邊的步蘅如突然開口:“用不著談了,淳于師向我下達過密令:大事不成,就將太后、皇帝、東海王全部殺掉。到時候群臣無首,諸侯並爭,淳于師還有機會!”
步蘅如揮舞手中的刀,眼中盡是瘋狂。
(三江票說明如下:在電腦端投票,手機可選“電腦版”,進入起點頁面,左上方有“三江”字樣,點選進入,頁面右側有“點選領取”圖示,點選,如果符合要求的話,就能得到一張票。頁面下拉,能看到《孺子帝》的封面,點選投票即可。三江票每日可投一張,到4月24日下午14時結束。希望大家都能投下票,票數最多的作品下週好像還有一個推薦。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