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太傅聞言。“公汝啊,想不到竟有學子汝慕你至此。又有如此才華,埋沒豈不可惜?不若便收作徒弟如何?”邊笑著看向王顯。王顯字公汝。
慕帝亦說:“是啊,王卿,如此才學,也當得起你的教導。”一本正經的道:“季錦啊,你可願意拜王太師為師?”
“臣女自是願意。”前世季錦便拜了王顯為師,更成了一對忘年交。如今若是有機會繼續做師徒,自是不會推開。
王顯走下高臺,至季錦面前,“我的徒弟也不是好當的。我且問你,因何而做學問?若是因為仰慕我的才學,那便不必了。”
旁邊的謝太傅指著王顯,“你......”實不忍心放棄這樣的好苗子。
王顯仍冷著一張臉。並不為之所動。
“王顯不收你,我收你,我雖不若王顯十八歲便能作《治國策》,不如他一筆好字,身上卻也是有幾分本事的”謝太傅走至季錦身邊,想要將季錦扶起,竟是有些生氣。
季錦暗自好笑,這謝太傅最是惜才,即使自己身為一女子,亦是願意給自己機會。自己卻是要辜負他一番好意了。
季錦並未接受謝太傅的好意,不卑不亢答道:“學子雖為一女子,卻仍是希望可以學有所成。臣女學習之所求,乃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事開太平。”
全場一片寂靜。連慕帝也收起臉上一貫的笑意。大臣們有些慚愧。學子們紛紛沉思。
半響,臺上的慕帝率先打破沉寂。“好一個為天地立心,生民立命。卿既有如此報復,朕豈有不依。”這話裡竟已稱季錦為卿。這是,承認季錦之才了?
“只你身為一女子,朕實在不好授予官職。朕便許你入翰林院進行學習,許你上朝聽政,可上奏,如何?”
謝太傅上前一步,”臣替季錦謝陛下恩,謝陛下讓天下學子得以學有所用。”竟是激動的有些紅了眼眶。認為自己跟隨了明君。
諸位大臣皆是跪下,“臣等替天下學子謝陛下恩。”慕帝渾不在意的揮了揮手。“朕只願大周國泰民安。”
眾人皆道我主英明。季錦卻看見慕帝眼底深深的忌憚。
慕帝怎會給一個有威脅之人如此特權呢,不過是將自己放回家危險更大,與其放虎歸山,不若放於自己面前壓制著。才可保證不會超出掌控。
既可讓人覺得君王愛才,又可將自己放於眼皮底下掌控,何樂而不為呢?況且朝中那些老頑固今日未來,待自己上朝,不定如何針對自己呢。
只這可以上朝聽證亦是自己所希望的。自己亦有把握可以安穩立於朝堂,前世自己可沒少與這些老頑固打交道。
沒有他們頑固的堅持晟兒登基,梅妃之子出身卑賤,不宜繼承大統,晟兒也不會不得慕帝喜愛卻登上皇位。況且,不進朝堂,如何撼動他的江山呢?
季錦一副欣喜若狂的謝恩:“臣謝陛下隆恩。”
“王卿以為如何?”
“臣替徒兒謝陛下恩。”竟是已經將季錦視為徒弟。
貴妃適宜的上前,“陛下,季家姑娘之才已得大家認可。不若進行下一項吧,時辰不早了,在不開始恐會耽誤晚宴。”話裡意思,竟是陛下早已識得季錦才華,如此這般只是為得大家認可罷了。
“那邊開始下一項吧,讓朕看看我大周兒郎幾人能有錦卿之才。”
這是不聲不響將自己放於天下學子的對立面了。豈不是說,天下兒郎都不若自己一個女子。果見臺下學子竟有部分已面露不甘。
季錦行禮下臺。好似激動的連手都在微微顫抖。杜若曦的臉上閃過一絲嫉妒,但又很快恢復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