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隔了一日,茅山之上,青雲山的弟子快馬加鞭的趕到了茅山,青雲山出大事了!
一大早茅山上來了一個人,一個青雲山的弟子,慌慌張張的求見掌教天師太原真人,幾個小弟子見其大事不好的樣子也沒敢耽擱,由道一給他帶去面見了太原真人。
“太原真人,青雲山恐有打劫,還請太原真人念在往日情分上助青雲山一臂之力。”青雲山弟子躬身拱手說道。
“兩大道統息息相關,若是青雲山出了什麼事,茅山定也不能獨善其身,你先說說發生什麼事了。”
“天魁,是鎮壓在青雲山山腳下的應劫大妖天魁的封印鬆動了。”
一聽是天魁,太原真人眉頭緊皺,天魁乃一千多年前的邪師所煉化,五行大妖,雖只有一千多年,卻是唯一一隻八百年便已應劫的應劫大妖。
按照古籍記載,天魁確實是由道人用符篆大陣破其妖身將其封印在了青雲山山腳下,這也是為何青雲山是這些弟子修身悟道的傳承之地。
其中一個很大的緣由便是這天魁,若有朝一日天魁的封印鬆動定會塗炭生靈,而且現世的道人恐無法在其掙脫封印後再次將其封印。
此事的重要性太原真人自然是清清楚楚,也沒有什麼好商量的,太虛老頭就是茅山的符篆天師。
天魁的封印,只能由太虛和青雲山的悟善長老的符篆大陣一同鎮壓加固封印,別無第二人選。
事是這麼個事,可太原真人總覺得此事有些蹊蹺,佔天一卦,果不其然避坑落井,禍不單行的卦象。
能讓茅山禍不單行的定是落葉峰,這些邪師惡道不能不防,一人下山太過危險,怕太虛老頭有性命之憂,遂讓太明長老帶著鎮山法器盤龍精鋼鐧一同跟隨下山。
說是助其一臂之力,實則是怕落葉峰的那幾個存在趁此機會暗算太虛老頭。
雖說太虛的符篆足以立足當世百強,可那幾個存在也不是虛名之輩,若是無人相幫,被他們暗殺也是有這可能性的。
天魁又不能放任不管,此舉雖迫不得已,但也算是機關算盡,應該不會有太大的閃失,在青雲山弟子的陪同下,兩個老頭就這麼下山了。
原以為再三成算已經是萬無一失,哪知事情的變故遠遠超出了太原真人的想象。
龍虎山離青雲山相隔數百里,悟善長老趕去的第一晚就出了大事,不知是未卜先知,還是做足了準備。
天剛黑沒多久,還未進林子,悟善長老的面前便出現了一個人,一個讓悟善長老眉頭緊皺的人。
落葉峰仙人谷的谷主範卜堯!
當世少有的控魂師,操魂弄魄的本事雖是百里連舟所傳授,卻在十幾年間比百里連舟更為精進。
雖然悟善長老並不認識範卜堯,其身上駭然的氣勢還有那面冷陰惻的眼神便讓人知道此人定不會是什麼好東西。
雖是如此,可這人赤手空拳,並無法器兵器,悟善長老有鎮山法器墮仙拂塵在手,沒道理會怕他,眼下一場廝殺在所難免。
一個眼神陰惻,一個眼神冷漠,風吹落葉之間,兩人的氣勢幾乎同時拔地而起,霎時大妖之氣瀰漫開來。
墮仙拂塵為的就是斬殺這些妖魔邪祟,一個橫掃如狂風捲落葉,數丈方圓的浩然正氣如數柄刀劍一般朝範卜堯橫切了過去,瀰漫的妖氣瞬時被衝散。
磅礴的妖氣再次顯現,只是這一次不比之前,非同尋常!
悟善長老的神識之中三隻大妖出現在身前,妖氣已將掃過去的浩然正氣強行抵擋消散,而且那三隻大妖都是幻妖,不容小覷。
手持拂塵衝入三妖之中,魂魄力凝成的符篆不斷從拂塵之中揮散出來,像是飛蛾一般朝那三隻大妖撲了過去。
與此同時三隻幻妖同時幻化成人形,碧陽真人、碧清長老、悟詮長老,手持法劍與之對敵。
雖然那些幻妖也都近千年,可想在沒有幻境的情況下將悟善長老迷失神識那是不可能的,而且悟善長老的符篆天克幻妖,幻妖對他來說並沒有多大威脅。
三重幻境還未成型便被漫天飄散的金光符篆化為妖氣消散,沒有幻境,縱使千年幻妖對上悟善長老也只能令其心頭慌顫。
只是幻妖本體的幻象實屬有些難纏,就像鬼遮眼一般,此幻象‘象由心生’,所有悟善長老所知的都會顯現在眼前。
碧陽真人的泯龍天雷大陣,四大斬仙法劍,悟詮長老的天罡劍法,碧清長老的鎮山法器噬魂天兜,動天地符陣一一出現。
此乃道家所說的心魔,但凡術法劍法有個高低,都會出現心魔,想要以一人之力對陣三人實屬不易。
好在悟善長老清楚知道這些都只是幻象,那些術法和招式雖然一模一樣,可想要和真的比,那著實是差遠了。
近一炷香的龍騰虎躍,符篆紛飛,三大幻妖的妖氣似乎都被消耗殆盡,其中一個已經無法維持幻象,化成真身如迷霧中的獸影一般退到了一旁,濃郁的妖氣澎湃而出,似乎想要做最後一搏。
此舉定是要重現幻境,悟善長老早已察覺,攻守之間近百張符篆,朝那幻妖衝去,不只是幻妖,還有幻妖身後那男子範卜堯。
驅使鬼物妖物的定是邪師惡道,可就在符篆衝散幻妖本體衝向範卜堯之時,一柄劍魂透體而出,魂魄霎時被撕裂,震驚的眼神中悟善長老不敢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