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啟出手,用符陣阻攔了開天宗高手朝百里連舟落下的劍招,同時符陣也阻攔了那三道唯一能殺趙淵的機會。
又是一口鮮血噴出,百里連舟單膝跪地,方才那氣勁所造成的傷害遠遠超出了他的估計,眼前模糊了起來,太倉劍插在了地上,撲通一下人便倒了下去。
元啟用符陣暫時困住了開天宗的高手,玄渡拔出了太倉劍,一把拉起了昏厥的百里連舟,一個墊後,一個救人,三人落魄的逃出了趙府。
夏月兒已經魂飛魄散,陰陽之事已平,這對與錯就和他們沒關係了。
百里連舟昏睡了七天七夜,靠著龍虎山的續命丹藥和薄粥續命,醒來之時已經在龍虎山上,他師傅昆憂長老正在給他把脈。
“師傅。”
百里連舟虛弱的坐了起來,眼中顯現黯淡之色,如同十多年前行乞看透骯髒人心的時候。
“醒了就好,你五臟六腑遭到氣勁重創,能活下來已是上天庇佑,好好休息,不要多想。”昆憂長老說道。
百里連舟並未抬頭,“師傅,為何要修道?”
“斬妖誅邪,匡扶正道,平陰陽之事,修天人大道。”
“正邪易分,可因果難辯,師傅,若是一個善人被人所害成了惡鬼,惡鬼去找那個害他的人報仇,我們管是不管?”
“自然要管。”
“如何管?”
“若是有機會化解那惡鬼的執念,便超度其往生,若是機會渺茫,那便將其魂飛魄散。”
百里連舟有些震驚的看向昆憂長老,蒼白的臉色顯得憔悴不堪,又是一口血吐了出來。
昆憂長老無奈的搖了搖頭,“我已知曉玄清和夏月兒的事,你若問我會怎麼做,方才說的便是我的答案。”
“可……可人是他害死的。”
“那不是你該管的,陽間有陽間的人判,地府有地府的鬼判,是非對錯與你一個修道之人何干?道人只管正邪,不管對錯。”
百里連舟似乎並沒有聽進去師傅說的話,大哭了起來。
“他們都死了,老頭、夏月兒、玄清師兄,三個對我最重要的人都死了,還是因為同一個人死的,我……我放不下這怨恨……”
“你心有執念,又未斷塵忘情,此事又牽扯到你最重要的三個人,你會動殺念也是情有可原,可你應該放下執念,他們三人已歸塵土,你殺不殺那個人對他們來說並沒有什麼關係,那只是你的執念作祟,反而你會因為殺了那人而沾了殺孽。”
“可我若不殺他,他便繼續逍遙人世間,那被他害死的人算什麼?”
“明陽,你說的因果是何因果?”
“自然是殺他們的因果。”
“道門佛門都講究三世因果,你修了這麼多年的道,為何只看這一世?”
“恕弟子愚昧,弟子只看得到這一世。”百里連舟無力的回道。
“你既然知道這因果牽扯三生三世,哪怕你看不到,你也應該放下執念,此事自有天定,自有判罰,無需你介懷。”
百里連舟並未再說什麼,昆憂長老搖了搖頭,一臉無奈,這麼多年的相處,明陽什麼性子他清清楚楚,這孩子心思細膩,心懷善念。
可山下的年歲讓其變得與常人大不相同,他若咬定一件事卻不再與人爭辯,那他定不會是因為別人說的有道理,而是他要在一個合適的機會證明他是對的,所以他不是一個會聽人左右的人,他認定的事恐怕神仙都改不了。
五日之後,百里連舟的傷恢復了大半,已能下地行走,只是這心如死灰一般,元啟來看過他,玄渡來看過他,其他師兄弟也都來看過他,可他都沒說幾句話。
元啟知道百里連舟定是怪他用符陣擋住了他的滅魂符,可百里連舟無奈一笑。
“師叔,我不怪你。”
此話耐人尋味,元啟有些吃不準明陽說的不怪他到底是什麼意思?聽這語氣不像是不怪他攔下了滅魂符,而是……
第六日,掌教天師昆陽真人讓百里連舟去受戒,他下山動了殺念,不管是何緣由,百日面壁誅心的戒律是定要受的。
面的是絕壁,龍虎山小堯峰的滄瀾絕壁,絕壁之上有歷代天師親提的鐵畫銀鉤,助門中弟子反省悔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