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成子日夜兼程,飯都沒吃幾頓,回來之後,常玉便叫上了陳三他們一同來常府相聚吃飯。
要說現在他們住的其實離常府並不遠,按照楊成子要求的,成不成親那是半年之後的事,這半年時間他不能住在常府,一來有辱常玉的名聲,二來常府家丁下人很多,他住不習慣。
陳三一家子也沒住處,所以常玉便把他爹前些年買的一所老宅子給他們住了,屋子不少,五六間,楊成子也可以住在那。
宅院裡山石清幽,古樸雅緻,在常府的後邊,邊上便是一條河,沒那麼喧囂,很是清幽的一個地方。
楊成子也很樂意住在那,常玉過來也方便,就這麼三五十步路,若是走常府的後院門,那不出十步路便到了。
這老宅院原本就是買給常玉婚配用的,若是入贅便住常府,若是嫁娶可以住這宅院。
常老爺早想好了,只可惜女大不中留,幾人早已打算好日後要去那玉臺鎮的。
吃飯的時候,常老爺和常夫人坐陪,一來多謝他們這一路幫忙照顧他們這個刁蠻的大小姐,二來他們是主家,所以必須要坐陪的,只是陳三楊成子他們都不喝酒,這一席飯只是幹說話,少了一些江湖氣,卻多了許多歡笑和打鬧。
融洽的關係,讓久經商場的常老爺一眼便看出,常玉和他們都處的很不錯,楊成子也是真的打算要娶常玉了。
閨女已經二十多,人家姑娘到這年紀,娃都生幾個了,不過這乘龍快婿著實順眼,人中龍鳳,能有這個姑爺,他常青松也是顏面生光,晚一些便晚一些吧。
此後幾日,常玉沒事便是在老宅院和陳馨盤下的鋪子裡,楊成子到哪,她便到哪。
楊成子和陳三反正也閒著沒事做,幫著木工修整起了藥櫃和櫃檯,那些曬藥的架子也是釘的有模有樣,很多該買的東西也一點點的採買了回來。
本來不用這麼急,可常大小姐憋不住想要逛街,逛了幾次便順道給買了,只是鋪子還沒修整好,暫時都放在了老宅裡。
不出半月,陳馨的醫館便有模有樣了,兩個丫頭再把藥材挨個放進藥櫃裡,‘仁馨堂’的牌匾這麼一掛,牌匾上的字還是楊成子寫的,簡簡單單的三個字卻是蒼勁有力,鐵畫銀鉤,頗有大家之風。
楊成子也早就把算命攤子給做好了,還是按照以前那樣,一張小桌子,兩個小凳子,不過那幡上的字改了改,‘掐指一算渡你消災解難’。
雖然陳三說幡上的話怎麼聽都像是江湖騙子,可楊成子有自己的打算,算命掙得遠遠不如平事的多。
再一個,他一個內門弟子和外門弟子搶什麼活計,算命看相便讓給他們了。
不同於玉臺鎮附近少有道門中人,這邊可是道家鼎盛之地,光逛街看到的算命看相攤位就有兩三個,遊方的算命先生更是不少,這活計還是留給他們養家餬口吧。
要說陳馨雖然學醫時間並不長,可若是單憑醫術和醫理,別說是廟吉鎮,就是大上許多的玉臺鎮也不一定有勝過她的,這丫頭過目不忘的本事,讓其大大的縮短了寒窗苦讀的時間。
讓楊成子都佩服的耐性,加之天生聰慧腦袋活絡,手中又有魯班經中的奇經醫術,以楊成子估計,這廟吉鎮上少有什麼這丫頭看不了的病,若是有,那找其他郎中也是沒用的。
可醫館藥鋪已經開張三日,零零散散的,除了來找楊成子算命的幾個姑娘,來‘仁馨堂’的是一個沒有。
別說請郎中看病,就是抓藥的也沒有,幾人都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腦袋,不知為何呀!
而且楊成子這算命也和上一次來這鎮上相比,那是相差甚遠。
楊成子和陳三第一次想著算命掙銀子便是在廟吉鎮上,只因滿大街的姑娘排隊排的如長龍一般,常青松常老爺才從家丁那知道鎮上來了個有本事的道士,隔天才找到楊成子,請楊成子設法救下了常玉。
這是第二次,什麼也沒變,除了那幡上的字變了,楊成子的長衫有些變化,其他再無不一樣。
還是陳三那張熟悉的臉,笑呵呵的給他拉客,可來人就是不多,大白天的還見了鬼了不成!鋪子沒開三天,連同楊成子,幾人都懵圈了……
中午吃飯的時候,就在藥鋪的內堂,只有兩個丫頭和楊成子陳三他們四個,一桌子飯菜,幾人大眼瞪小眼,食之無味。
年嫂略感風寒所以沒到鋪子裡來,陳馨讓她多休息休息,也可能這些日子累著了。
說是內堂,其實並不算,只是參照玉臺鎮上的醫館做了一個隔間,用屏風攔著,若是陸續來了幾個病人,還可以在這裡坐坐。
因為攔著的是屏風,陳三稍微往裡搬了一點,幾人便能看到門外來沒來人,這樣即便是吃飯,也不會因為看不見來人而錯過。
飯桌之上,陳三撓著腦袋,“我說常大小姐,你們這鎮少你不行啊!你這一走大半年,好像元氣大傷啊,別說是醫館了,算命看相也沒人啊!”
“我也覺得奇怪,沒道理啊,人來人往的,沒發現有什麼不一樣啊!”
“難道因為我換了身衣裳?”楊成子擰著眉頭瞎琢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