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理徹底看不懂了,他有點委屈,更多的是迷茫,試探性的問道。
簡阿諾直視著助理無辜可憐的小眼神,清楚自己剛剛的語氣有點嚇到這個年輕人。
老先生嘆了口氣。
自己這個新助理其實挺好的,做事伶俐說話圓滑,方方面面都很聰明。
美中不足的缺點就是,眼界有點太小了。
“你不是學藝術的,所以我不怪你。”
簡·阿諾嘆了口氣,拍了拍助理的肩膀:“我生氣單純是這話聽起來實在是太蠢了。我剛剛說虔誠是決定藝術高度的第二要素。那麼你知道第一要素是什麼麼?”
“人脈?資源?努力?”
“或許也沒錯,但我心中更願意把天賦兩個字放到第一位。到了我這個地步你就會明白,有了一定的藝術高度,人脈總會有的,資源多有多的畫法,少也有少的畫法。唯有天賦這件事,是多少錢也換不來的。”
“我在安徒生獎的頒獎典禮上致辭,講我如何晝以繼夜的練習了六個月的素描,把指紋都磨掉了,拼了半年時間從而透過了巴黎美術學院的招生考試。記者們都在報道里將它形容成了一個只要努力就會成功的勵志雞湯故事。無數小孩子寄信給我,說聽到我的故事很受鼓舞。”
“可我從來都沒有和人說過,我小時候同樣努力的拉琴,然而連給家長展示學習成果的兒童表演會都沒資格上場。”
簡·阿諾撥了一下手裡中提琴的琴絃,發出一聲空洞的琴音。
“莫扎特8歲時能寫出交響樂《巴斯蒂安與巴斯蒂安娜》,我8歲時拉個《小星星》都磕磕絆絆的,是因為我不努力麼?不,是因為我沒天賦。”
老爺子無奈的笑了笑。
年輕的時候簡·阿諾還不覺得。
越是年紀大,越向著藝術山顛攀爬接近,就越能察覺出天賦在職業生涯中所發揮出的作用。
尤其是他這樣轉換過專業的人。
不成功的提琴學徒簡·阿諾和插畫大師簡·阿諾完全是兩種不同的人生故事。
他學琴時簡直是一顆榆木疙瘩,被小提琴團降為替補又被趕去拉更簡單的中提琴。大概也因為確實沒有天賦,將來去郊外的社群教堂演出或者成為某個小學的音樂老師就是他人生的極限,家庭教師才死活不願意給他的學費打任何折扣。
轉去學畫的簡阿諾,則直接成為了世界上最成功的插畫家。
一批跑得如同閃電的馬兒,總能找到願意賞識的伯樂。
而好天賦,卻是求也求不來的。
“可是,偵探貓畢竟只畫了這樣一套畫刀插畫,博格斯教授卻已經成名了幾十年。再有天賦也得講道理吧。”
助理抽了抽鼻子。
“有些人為了一幅畫專研了三年,畢加索只瞄了兩眼,花了半天的功夫,就把它的精髓抄了個底朝天,而且還推陳出新,畫出了比原作更好的作品。有些人頭髮都白了還只能當個小畫工,拉菲爾17歲就獨立完成了教堂的穹頂畫,哪件事情講道理了。”
簡阿諾回想起自己初看《小王子》時的驚豔,心中不由得把《小王子》和自己的得意之作《綠野奇蹟》做了做比較。
“真羨慕這種……完全不講道理的……天賦啊。”
老爺子再次嘆氣。
他轉身看著不遠處的兒子,輕聲說道:“看著把,我其實有一種感覺,若說真有哪一位畫刀畫畫家能幫到託尼,那就是這個偵探貓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