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都市言情 > 全能大畫家 > 第一百三十五章 特刊

第一百三十五章 特刊 (第1/4頁)

記者杜文上午的時候,提著一袋巧克力,就神清氣爽的來到了好運孤兒院。

自從他採訪計劃開始之後。

杜文就忙的要死,從春節到現在,他繞著仰光各個城區跑了總計三十一家大小孤兒院,光是寫作提綱就寫了快五千字,給編輯部遞了上去後,反響很好。

總編看完之後,大加讚賞。

尤其是那張本地中學生和艾滋女童跳舞的照片,既有話題性、藝術性,又不會像一些記錄饑荒、戰爭的鏡頭一樣有倫理政治風險。

簡直是報刊最愛的鏡頭之一。

這種照片要是運作的好,完全是奔著新聞大獎去的。

總編看著洗出來的照片,笑的快要合不攏嘴了。

毒品孤兒在緬甸是大問題。

編輯部討論後,當即拍板同意在今年的國際禁毒日之前幾周,以《緬甸鏡報》的名義,專門發一期相關的特刊來刊登杜文的新聞報道。

前提是他的報道成品內容夠有質量。

這可是特刊唉!

連杜文都沒想到,竟然能有發表特刊的機會。

紙質傳媒雜誌,都分為正刊、增刊和特刊三種型別。

增刊多見於雜誌期刊,而且內容質量較水。特刊就不一樣了,只有重大的國際新聞或者各種國家紀念日才會專門讓報紙釋出專題特刊。

這是比常規的頭版頭條都要重磅很多的特殊版面。

《緬甸鏡報》更是緬甸最重要的全國性報紙,發行的報紙會迅速輻射全國幾千萬人口,就算是主要的政治領導人都未必各個能混上特刊。

之所以能讓編輯部給杜文這個機會,除了杜文字身選取的封面新聞照片很好之外。

主要還是因為今年正好是《緬甸鏡報》在當年在金三角大毒梟坤沙向政府投降之後,編輯部所發行的專題特刊整整二十五週年的日子。

算是一個對於毒品戰爭造成的一代人傷痛的回顧性後續報道。

報道的選題、恰當時機、那張動人的新聞照片,三者少一樣杜文都撈不到發特刊的機會,只能說是努力加運氣的結果。

杜文如今痛苦且快樂著。

專題特刊的新聞稿要包含大量事件相關人物的專訪,內容加起來動輒上十萬字以上,算算最晚交稿的時間,他的肝就開始痛了。

如果要是讓編輯部其他一聽說有特刊發,眼睛都開始冒綠光的記者主筆們也參與進來和他一起跟新聞。

杜文打死也不願意。

調查記者是很苦逼高危的職業,挨槍子的,蹲號子的,被打悶棍的,綁麻袋沉江的……如今這種時候,只要多動動筆桿子,跑跑素材就有特刊發,肝痛一點就痛一點吧。

杜文這幾天經常跑好運孤兒院。

這家孤兒院的經營拮据卻口碑很好,來往的義工從未成年的中學生到六、七十歲的老奶奶,人員很有多樣性。

方便他來做人物的背景故事專訪。

杜文來到孤兒院後,像往常般隨便做了一會兒活,就開始在院子裡轉悠,看見覺得有意思的人,就過去聊兩句。

他準備的巧克力,就是幹這個用的。

新聞系上學的時候,老師教的採訪小技巧,男人遞根菸,女人或者孩子則遞巧克力,很容易就拉近關係。

杜文拿的巧克力,全是託編輯部的同事從國外帶回來的,不值錢,好在外面有一圈花花綠綠的洋文字母。在仰光這種第三世界國家地區,進口巧克力有些時候比萬寶路香菸還有用。

他今天轉了一圈,七大姑、八大姨的事情嘮了一堆,真正有價值的新聞稱不上多少。

杜文正有些煩躁呢,就看見院子的角落處,那個老來這裡的德威中學生,正懷裡抱著一個看上去五、六歲大的髒兮兮的胖娃娃,和對方頭對頭咿咿呀呀的說些什麼。

這個鏡頭也不錯。

暗地採訪不適合帶專業攝影機,杜文先拿出手機偷拍了幾張照片,然後就踱著步子裝作不經意的湊了過去。

他一直對這個叫顧為經的中學生很感興趣,也蠻有好感的。

遺憾的是,這傢伙平時很沉默。

最新小說: 步步登階 吃美女總裁軟飯的我,竟然成神了 戰神之下 人在陽間,你說我陰司當差十年? 重生七零嫁軍官 這個明星正得發邪 袖月段子集 夏歇 龍婿當道:我的白富美老婆 好煩,錢總是花不完 修真狂龍在校園 重生肥女非等閒 地下情:寶貝,你真甜! 重生之改天換地 重生七零,極品老婦靠空間洗白 簽到從鄉村種田開始 重生薔薇歲月之1979 霍總,養妻已成癮 日漸崩壞的高中生活 森羅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