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汽車集團全新工廠剛剛奠基沒有多久,嶺南半導體這邊從美利堅採購的二手裝置就到貨了。
別人不知道留給華夏引進先進裝置和產線的時間視窗不多,江輝是非常清楚的。
所以在這些裝置陸續進場的時候,他就把張少華和陳慶祥兩個負責人給叫到了跟前。
“張總、陳總工,現在引進的生產線都是從人家的工廠拆卸下來的。”
“每臺裝置應該如何安裝,有什麼情況,大家事前都已經做了充分的瞭解。”
“美利堅那邊相關的廠家也安排了人員過來現場指導。”
“按照計劃,未來三個月內這些裝置就會全部安裝到位。”
江輝這麼一說,張少華和陳慶祥都感受到了一點不對勁。
他們不傻,自然聽出來江輝的話還沒有說完。
“嶺南半導體這邊在工廠奠基的時候,就已經把一期和二期工程的三通一平工作都給完成了。”
“廠房修建也是同步在展開。”
“我覺得現在一期的裝置已經開始到貨,那麼二期的裝置也可以開始考慮了。”
“這一次我打算直接訂購5英寸晶圓廠的生產裝置和1.8微米制程的晶片加工裝置。”
“由於是新裝置,裝置從訂購到交付,估計需要一年以上的時間。”
“那個時候一期工廠已經正式的投產,可以有時間去對應二期工廠專案。”
江輝沒有繞圈子,直接把自己的想法給說了出來。
嶺南半導體想要從國際上採購到最先進的晶片加工裝置,這算是最後的視窗期。
明年北極熊那邊開始發生巨大的變化,必然會讓美利堅的各種政策發生變化。
到時候打壓華夏就會成為人家新的戰略方向。
別說是當下最先進的晶片加工裝置,就算是還算比較先進的二手裝置,也不一定允許賣給你。
“江總,時間上確實是跟你說的差不多。”
“但是我們一期工廠的產能,預計在明年之內是沒有辦法完全滿負荷的利用起來。”
“這種情況下就快速的把二工廠給搞起來,到時候的產量就更大。”
“很可能會讓嶺南半導體的財務資料非常的難看,面臨巨大的虧損呢。”
張少華自然也是很希望能夠引進最先進的生產裝置。
不管是5英寸晶圓的生產線,還是1.8微米制程的晶片生產線,這在國際上都已經算是處於先進水平了。
雖然等到嶺南半導體這邊完全掌握這個技術的時候,其他廠家肯定又已經在使用更加先進的東西了。
但那也已經是一個非常巨大的進步,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張少華可是很清楚國內對於大型的生產線引進的審批有多麼的複雜。
之前一條4英寸晶圓生產線都能審批個好幾年都沒有結論,5英寸的就更加不用說了。
並且採購新裝置需要耗費的資金是比二手裝置要高非常多的。
原本上千萬美元能夠搞定的東西,到時候就要上億美元,甚至更多。
這種規模的進口裝置採購,張少華想一想都知道相關部門不會有經費來支援。
也就是嶺南半導體那邊有寶馬汽車集團輸送足夠的利潤,不缺錢。
“半導體行業本身就不是一個一入場就能立馬掙錢的行業。”
“你看高麗的三星電子,如今都已經連續在半導體領域虧損了好幾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