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航空發動機廠根據1975年12月13日華夏技術進口總公司與英吉利羅爾斯·羅伊斯公司簽訂的斯貝MK202發動機專利許可權和生產合同開始研發渦扇9雙轉子加力式渦輪風扇發動機,代號為WS9。
1976年3月,長安發動機廠開始全面試製。
1979年7月25日,第一臺使用英吉利毛料製造的零元件並用羅爾斯·羅伊斯公司的外購件和附件的渦扇9發動完成裝配。
1979年下半年,分兩批裝出了4臺發動機,同年11月13日,由雙方共同完成了150小時持久試車考核。
1980年2月至5月,華夏製造的兩臺渦扇9發動機和兩套部件又在英吉利完成了高空模擬試車,零下40攝氏度條件下起動試車,以及5大部件的迴圈疲勞強度試驗,結果都符合技術要求。
1980年5月30日,雙方代表簽署了渦扇9發動機考核成功的檔案。
按計劃,接下來就是進行全面的國產化。
奈何這方面的工作一直都不是很順利。
要是按照正常的歷史發展,一直到2007年國產化的渦扇9發動機才正式量產定型。
這中間持續了三十多年的努力,最終才把這款航空發動機技術給吃透,全面的進行國產化。
可是三十年的時間,人家羅羅的技術早就更新了好幾代了。
好在吃透了這些技術之後,在接下去的二十年裡頭,華夏的航空發動機技術可謂是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接連突破各種新技術,最終快速的追上了國際主流水平。
這個情況,估計是許多人都沒有預測到的。
“我明天跟他們談一談,看看對方到底有什麼計劃。”
雖然汽車及其相關產業才是寶馬科技的主營業務,但是航空發動機啟動電機在未來的市場也是非常廣闊的,寶馬電機要是現在就開始介入,將來肯定是能夠吃到這個紅利。
當然了,這個週期有點長,一般的廠家頂不住。
……
“沈總工,我感覺吳偉對我們的啟動電機專案興趣不是很大的樣子,要不然以寶馬電機的技術水平,有完整的圖紙資訊參考,最多花費兩三年的時間就能將電機給國產化了。”
當江輝和吳偉討論著今天的事情的時候,回到酒店的李忠喜和沈言歡也在交流著今天的情況。
他們會考慮來寶馬電機求助,也是對寶馬電機的情況做了一番調查的。
他們甚至知道寶馬電機名義上是外資企業,實際上就是國內的民營企業的事情。
“吳偉會有那樣子的反應是很正常的,人家生產汽車上的電機以及家電上的電機,每個月的生產都有點供不應求,應該是非常掙錢。”
“它們的研發人員肯定是在忙著研發更多的這類產品。”
“現在我們把一個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有機會掙錢的專案擺在他的面前,他的興趣不是很大是正常的。”
“要是吳偉還在學校,衝著部裡面給的經費,他可能會非常積極地去配合,哪怕是經費可能最終不夠用。”
“但是到了工廠這邊,需要考慮的東西就比較多了,人家肯定是想掙錢的。”
沈言歡倒是沒有生氣。
這幾年三機部下屬工廠的情況,他是非常清楚的。
個別廠家現在連工資都已經發不出來了。
大部分的廠家都是處於依靠經費勉強度日的狀態。
各種經費更多的都是用在員工正常工資發放的保證上面,有許多研發工作都陷入到了停滯或者進展很是緩慢的狀態之中。
一文錢難倒英雄漢。
如今社會風氣開始變化,手中沒有足夠的經費,很多專案都不好搞。
“渦扇9發動機需要解決的國產化零件太多了,除了啟動電機,像是壓縮機葉片的鑄造技術,現在都看不到突破的跡象。”
“後面還有無餘量精鍛和精鑄工藝,數字式電子控制系統等一系列難關等著我們。”
作為長安發動機廠的廠長,李忠喜也是壓力山大。
當年從英吉利羅羅那邊引入這款發動機,可是首長親自拍板的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