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對於汽車行業來說,沒有實力足夠強大的產業鏈去支撐,是沒有辦法發展壯大的。
而寶馬汽車在國內的銷量,短時間內不可能去到百萬輛的規模。
甚至華夏國內所有的汽車產量,要突破100萬輛的年產量都需要一定的時間。
這種情況下,讓摩托車先行,帶動配套廠的發展,讓他們有更多的資金和技術投入到汽車零部件技術的提升上面去,還是非常有價值的。
“去年的銷售裡頭,寶馬S的出口比例是非常高的。”
“基本上生產10輛寶馬S,就有七輛是出口到了東南亞。”
“我覺得廠裡面今年可以重點拓展一下寶馬S的海外市場,讓它成為我們廠出口的主力車型。”
方慧慧覺得朝陽摩托車製造廠去年的出口創匯成績雖然非常的不錯,但是更多的車輛都是透過跟美利堅合作的方式援助出口給阿國。
這種方式,她覺得是不具備可持續性的。
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就突然停了下來。
而寶馬S的出口就不一樣了。
這是完全憑藉著產品的競爭力走民用市場競爭的結果。
東南亞的市場很大,完全可以讓寶馬S的銷量後面加一個零。
到時候寶馬科技的發展也能更加均衡一點,不至於全部都依靠在華夏國內的兩家工廠。
當然了,這些話她是不會直接說出來的。
“寶馬S的出口對於提升我們工廠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來說,確實是很有好處的。”
“今年可以重點把產能向寶馬X和寶馬S上面傾斜一下。”
聽了方慧慧的話之後,李子富立馬就在旁邊補充了一下自己的觀點。
出口創匯這種事情,誰都很支援的。
“寶馬125作為我們廠的高階車型,雖然銷量跟其他幾款產品有差距,不過我覺得也值得適當的去推廣一下。”
侯國明作為技術負責人,對於新技術產品的關注度,自然是比較高的。
寶馬125使用了寶馬科技新一代發動機,目前的技術在國內是最先進的。
要讓寶馬科技以後一直支援新產品的研發,那麼一定要讓各種新產品取得不錯的銷量,為工廠創造收益。
否則只有投入,沒有收益的事情,大家的積極性肯定就不高了。
國內的很多工廠為什麼沒有研發新產品的積極性?
最主要的原因其實就是現有產品本身就供不應求,不需要研發新產品也能過上不錯的日子。
從某種程度上,朝陽摩托車製造廠現在的情況也是這個樣子,
依靠寶馬70、寶馬S和寶馬X,哪怕是沒有新產品的投入,最近幾年的日子也可以過得很舒服。
但是伴隨著改革的進一步發展,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進入到這個領域之後,原本不愁銷量的產品,慢慢的就會被人嫌棄了。
那個時候再想著開發新產品,就會發現自己根本就不具備相關的實力。
“寶馬125作為我們走向高階的一款產品,確實是值得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