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我在這裡看著湯圓,您下去吧,您和吳老太太一起在底下喝會兒茶,聊聊天兒。”
宋母積極主動上來接手。
她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和這個孩子的感情。
如果不是為了巴結老太太,她可不願意接受這麼一個孩子。
自己孫女自己都沒看過呢,現在這麼積極的幫別人看孩子,還不就是有利可圖。
吳老太太看著湯圓搖搖頭,“不用,不用。我和你婆婆在這裡說會兒話就行,況且看著這個孩子,我也特別喜歡,拿這孩子當我自己的曾外孫看待!”
她就是為了這個孩子來的,怎麼可能下去。
宋老太太也搖搖頭,“你去忙你的吧,我們兩個老太太在這裡說會兒話。況且湯圓兒也不難帶,他挺聽話的。”
宋母只能出去,悻悻的神色正好被樓下的吳老爺子看到。
心裡不由得警惕起來。
早就聽說過外面的傳聞,說是這宋家的孫子和他那個繼母關係可不好,這個繼母這個表情可不像是有什麼好事兒。
恐怕人家心裡有什麼打算?
他最擔心的當然是這個打算涉及到自己的曾外孫,那孩子還太小。
這麼小一點點,一旦家裡大人沒有人迴護,說不準這個後奶奶會幹出什麼事情,小孩子不被人疼愛是一回事,一旦被人教壞了,那就是另外一回事。
“我看著你這個兒媳婦兒,倒是對你挺孝順的。不過平日裡傳聞你看不上這個兒媳婦兒的,怎麼現在在你這裡跑的這麼勤?人家這是想要幫你看曾孫啊。”
吳老太太不喜歡宋母。
這個宋母的眼神兒一點兒都不單純,能當了後媽的人,一般在別人眼中都不是什麼好人。
況且這麼多年宋家的是是非非外面傳聞那麼多,她打心裡不能不戒備著一點兒這個宋母。
宋老太太嘆口氣,“本來人家說家醜不可外揚。可是啊,咱倆什麼關係啊,就算是這麼多年是敵人,恐怕你要比我還了解我家的事情。我這個兒媳婦兒啊,當年我就沒有看上。如果不是因為她,我那個正牌兒的兒媳婦兒也不能去世。
這裡面的是是非非就不說,可是啊,她一直都跟我那個孫子關係不好。現在孫子這邊兒剛出事兒,就跑過來要幫我看著湯圓兒,你說我這心裡能不打鼓啊?
你也看到,咱倆這都是什麼年紀,我要是帶這麼小的一個孩子,十天半個月還行,可是長年累月這麼帶下去。我是怕我這身子頂不住,一旦我倒下?這個孩子誰護著呀?
可是要把孩子交給她來帶?我這心裡呢,又七上八下的?不放心?這不是我自己正在這裡犯愁呢。”
老太太沒什麼能說知心話的人,雖然說兩個人這些年一直是敵對關係。
可是那種心心相印?也是其他人的友情比擬不了的,他們兩個人所走過的那一段純真歲月是任何人的友誼取代不了的。
“老孟啊?你這話可說對?你那個兒媳婦兒啊,我一看就不是一個心思純正的人。這孩子要是真的給她帶,帶好帶壞人家都有理由在那裡說。
我知道你累,可是你想一想?你這孫子就剩下這一根獨苗。萬一將來被人家給帶壞?你這心裡恐怕更難受,對不起你底下的孫子和孫媳婦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