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算了,既然都走了,那帶我一個,我乾脆也一起去好了!”
這是教令院派遣到這裡的學者。
“……”
“……”
“這位神明的受歡迎程度為什麼會如此之高?從記錄上來看,他們執政的時間不是很短暫嗎?”
“怎麼就連沙漠區域的民眾也對他如此推崇呢?”
看著面前剛剛還熙熙攘攘的場地,突然間變得有些冷清起來,甘雨對這位神明的號召力感到有些不可思議。
“執政的短暫從來不是問題,恰恰相反,各方面的改變來的越快、越直接,反倒是更能讓民眾體會到這位神明的效率與理念。”
“至於沙漠的民眾為何會如此信任雨林的神明這倒是事出有因,大概普天之下,也就只有我這位小友能夠做到了”
鍾離對甘雨的疑問進行了解答後,又接著說道
“但如果只是有著身份上的便利,那還遠遠不足以得到如今這樣的愛戴。”
“整個須彌,不同身份、不同階層、不同立場的人們都對他如此信任,
這隻能說明他的確是發自內心的,想要為這些人民做些什麼,並且也很好地將這一點傳達到了民眾的內心之中。”
見到神像前那橫跨眾多身份與立場的參拜者,不同於甘雨的驚訝,鍾離反倒是對這一幕感到了些許久違的熟悉感。
——這樣的場景在千百年前,他的神像前也是可以常常見到的。
只是在他逐漸遠離政治中心後,民眾的信仰才潛移默化地轉變為了一種傳統。
而須彌的兩位神明,似乎正走在他曾經的道路上,只不過更為遊刃有餘、在對於某些外在因素的顧慮上也要少上許多罷了。
在見到這些聚集於神像前的民眾後,
他的心中對此行想要尋找的答案,其實已經有了結果,
但如果一個重要的決策,只以某處的縮影來作為依據的話,那難免有些偏頗。
念及此處,他對身側的甘雨說道
“走吧,我們要去的地方還有很多,如果還有什麼不解之處,那麼就等看完這個國家的每一處之後再作出結論吧。”
“嗯,隨帝君安排。”
甘雨依舊是如同最開始一般的回答。
但不同的是,在發覺了須彌的兩位神明之中,
帝君對比記載中已經存在了許久的小吉祥草王,
似乎對這位突然出現的“第一賢者”更感興趣後,
難得的對璃月之外的神明產生了好奇,甘雨也對接下來的旅途多了幾分期待。
須彌南側,奧摩斯港。
作為整個須彌人流量最大的港口,這兩天的奧摩斯港可以說是格外的熱鬧。
因為水運能力和陸運能力的大幅提高,那些原本受限於道路情況無法運輸,而只能在奧摩斯港本地享受到的商品,
如易腐壞的水果、海鮮、它國進口的部分特產等,在這全新的局勢下,在內陸的諸多城市裡都擁有了一段十分珍貴的真空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