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齊安只能按捺心思,接著翻閱《天刀上卷》和《霸刀上卷》,卻發現,這兩大絕學之間的關聯竟然非常密切,甚至可說是同一枚錢幣的正反兩面。
首先,《天刀上卷》和《霸刀上卷》的前面幾千字幾乎完全相同,因為它們居然共用同一套修煉功法,名為【霸天心法】。
這便可以解釋,為何慕容青既練【天刀】又練【霸刀】,毫不相沖,就是因為修行功法是一模一樣的,不一樣的只是刀法招式而已。
其次,在刀法招式上,【天刀】擅守而【霸刀】擅攻,側重方向不同,其它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
至於身法、步法、秘技這些,通通沒有提到,除了【霸天心法】以外,剩下的內容就全是講刀招,《天刀上卷》有十二式,《霸刀上卷》只有三式。
從嚴格意義上來講,【天刀】和【霸刀】才是真正的刀法,以刀法為基礎核心,也以刀法為攻防手段;不像【魔刀】,以魔氣為核心,跟“刀法”二字完全沒有關係;也不像【鬼刀】,以步法為核心,雖配有大量的刀招,但卻不是重點,關鍵是在虛實難辨的鬼影幻身。
但是齊安卻有些搞不懂,為什麼要把【天刀】和【霸刀】分開?這兩部絕學完全可以合二為一,攻防結合之下,更無短板破綻!刀王將之一分為二,意義何在?
他不停地翻看《天刀上卷》和《霸刀上卷》,分析比較,苦思良久,終於有了一點點線索頭緒。
按照齊安猜測,刀王之所以把【天刀】和【霸刀】分開,大概是為了讓後人能夠更好地參悟和學習,從一側入手,以點破面,這樣就會容易許多。
這個道理其實不難理解,比如齊安自創的【靠山拳法】,以剛猛霸道為主,若在此基礎上,又能靈動多變,那豈不是更完美?
可是,容易嗎?
假如齊安一開始就想著十全十美,以他的武學修養和見識經驗,能創出完美無缺的【靠山拳法】?
顯然不可能!
好高騖遠,求大求全,其結果往往是顧此失彼,兩頭不討好,不如先把一頭顧好,等到有能力了,有經驗了,再去補全另一頭,慢慢累積,逐步完善。
這應該就是刀王劉遠山將一整套【霸天刀訣】一分為二,拆分成【天刀】和【霸刀】的主要原因!
通讀完三卷秘籍,齊安有了不小的發現和領悟。對於他來說,他不需要完整地分別修煉【天刀】【霸刀】【鬼刀】,只需取其精華、融入自身即可。
對於【鬼刀】的【鬼影幻身】步法,肯定是要好好參悟的,這與他原本習得的【踏月追星】身法並不衝突,因為身法偏重於直線速度,而步法側重於靈巧多變。在趕路、追擊、逃命之時,身法能發揮出最大作用,而在搏殺、閃避、走位方面,步法更加適合在戰鬥中使用。
而【鬼刀】的三十六式刀法,齊安便打算將之放棄,只因其風格與他的【靠山拳法】完全不符,強行修煉還會適得其反,畫虎不成反類犬,連原本的特色都會丟失,不倫不類。
但是【天刀】和【霸刀】的招法路數卻可以學習,因為兩者風格都與【靠山拳法】接近,一擅守,一擅攻,若能汲取精華融入到【靠山拳法】之中,那【靠山拳法】又會更進一步,再上層樓。
另外,齊安的【七絕劍訣】空有修煉功法,並無具體招式,若是化氣成兵,持劍於手,以之來施展【天刀】十二式和【霸刀】三式,不失為一套有效的戰鬥方法。
至於【鬼刀心法】和【霸天心法】,只需記下即可,除非其修煉效率能比得過【七絕劍訣】,不然就只能用來轉換真氣屬性,並無多大用處。
值得一提的是,【霸天心法】所修煉出來的真氣乃是金屬性,與【元皇玄金劍訣】相同,齊安略微試了一下【霸天心法】,感覺在修煉效率上並不如【元皇玄金劍訣】,所以【霸天心法】對於齊安來說,基本無用。
該理解的都理解了,齊安也沒打算在軍需處一直耗下去,花費點時間將這三本秘籍上卷全部牢記背下,便向嚴大人告辭,返回了自己的石屋。
接下來,齊安的修煉重點便是兩方面,一是苦練和掌握【鬼影幻身】步法,至少要達到入門程度;二是參悟【天刀】十二式和【霸刀】三式,能融入【靠山拳法】最好,如若不能,也要將其配合【七絕劍訣】使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