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敬誼則是另一番做派。
要拿戲文裡的故事打比方的話,金戈就像是跟著皇帝馬上打天下的王爺將軍後代,張敬誼就是太師宰相家的孩子。
就都挺貴氣的,但這個貴氣跟貴氣還不一樣。
梅傲雪又是另一樣。她是真有錢,但有錢卻不等於貴氣。
怎麼說呢,就像是暴發戶跟大戶人家的區別吧。
不過老話說的好,有錢能使鬼推磨,有錢到梅傲雪那個程度,宋建設覺得,大概還真沒多少事能難為住她家。
起碼回城這個事兒擱她那,就不算個事兒。
至於袁朗,跟他們又不一樣。
這孩子相比較起來,樸素得多,但瞧他為人處世那股勁兒吧,還真不像是二十郎當歲的小青年能有的手腕。
袁朗明明是晚幾批來的,卻不聲不響混成了這幫知青的頭兒,不管啥事都預設他代表知青拿主意,就連金戈幾個都服他的管,這就不簡單。
宋建設琢磨著吧,金戈大概是高幹子弟,就家裡慣著要啥給啥受寵的小兒子那種;
張敬誼家裡大概跟金戈情況差不離,肯定不是一個系統的,但明顯家教更嚴,規矩大;
梅傲雪不用說,家裡做大生意的。就她嘴鬆,早早露出口風顯擺,還收攏了幾個窮知青跟前跟後給她跑腿幹活,嬌氣得不像話;
袁朗嘛,那肯定也不是普通家庭出來的。他更像是下基層鍛鍊來了,攢攢資歷,回去立馬高升掌實職那種,跟知青們完全不是一個層次。
這些都是宋建設猜的,誰也沒說。
就算他只是個沒出過縣城的土包子,沒啥眼力勁,但一起處了這些年,多少也能咂摸出些味道,猜個八玖不離十。
宋建設有這個信心。
可你說說都這樣的人,他怎麼就賴在村裡不走呢?知青點有啥好住的,沒吃少喝冷炕薄被的,哪有回城享福滋潤?
可人家偏不!半點意動沒有,見天纏著他問活幹,要工分掙口糧,還經常吃不飽。
宋建設也發愁啊!
今年糧食受災減產,還鬧了豬瘟;大隊餘糧本就不多,想多分給村民一點,叫大家夥兒過個好年都巴結,偏偏知青這邊還好些張嘴嗷嗷等喂。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宋建設都想直接趕人了!
偏偏做過幾次思想工作,人家就是裝聾作啞不接你的茬。
他甚至都把成家立業這種人生大事拿到檯面上來說了。
算算歲數,一個個都老大不小了,尤其是金戈跟張敬誼兩個,二十四五的人了,連個物件都沒有。
村裡像他們這樣大的青年,孩子都會打醬油了!
還不著急,難不成真想在本地找物件?那也不般配啊,他們家裡也不能同意。
他都把話說這麼透了,倆臭小子愣是不肯搭腔,嬉皮笑臉給他耍花腔,沒句正經話。
半大小子,吃窮老子。宋建設想想這些大肚漢,就愁得想薅頭髮。
最好都趕緊的滾蛋!該回城回城,不回城就成家,從知青點搬出去,他的擔子就卸了!
一個個的都賴著幹啥,知青點有金子撿?那也不能當飯吃啊!
宋建設想著還是得再給知青們做做動員,不能蹉跎大好青春啊是不是。
“大隊長不好了,你快去看看吧,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