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十秒鐘多寫了一道物理題的答案,宋瓷開心地把筆一扔,蹦躂著出去找她奶了。
只寫答案沒有步驟?那有什麼關係。反正欒老師只留下作業叫做,她確實做了的呀,還保證全對。
“奶,今天中午吃啥呀?”
宋瓷把最後一口火腿腸塞到奶嘴裡,口水汪汪地盯著她吃完,滿足又不捨地嘆口氣,眼巴巴地緊接著又問。
宋老太病上這一回,頭髮白了好些,精神氣明顯不如以前;身板倒是還直溜,腿腳也便利,耳不聾眼不花的,胃口也還行。
最多的來說,還是個利索的老太太。沒拖累兒女,還能幫忙乾點輕省活計,煮個飯喂個雞帶個孩子的,不是那沒用的老厭物。
“這火腿腸真香。以後別給奶吃,留著你自己吃,奶吃咱家飯就行了啊。”
宋老太不留神被塞了一嘴,也不好再吐出來喂孩子,只好嚼吧嚼吧吃了,也被那好滋味也美得眯起了老眼。
這要是換了宋輝,說不得她就真吐出來,讓給孫子吃了。
不對,就宋輝那個沒規矩的樣子,肯定等不及她吐,他自己個兒就能撲過來從她嘴裡頭摳。
但小孫女不一樣,兒媳婦把她從小就管得嚴。
小孫女還沒斷奶那會兒,看人吃飯饞味兒了,流著哈喇子直吧唧嘴兒。
她看著不忍心,就拿了個煮雞蛋的蛋黃擱嘴裡嚼碎了要喂,叫兒媳婦給攔下,正兒八經說以後不許拿嘴裡嚼過的東西喂孩子。
兒媳婦是講究人,怕是嫌髒。
人家話說得也不客氣,還是當著飯桌上一大家子人的面說的,挺傷人。
村裡養孩子誰家沒這麼餵過?就連安子小時候腸胃弱,煮的飯菜再軟和,他吃了也不消化,那不都是她先嚼爛了再喂孩子麼?誰能有啥壞心?
可人家城裡來的兒媳婦就是講究,說不讓喂就是不讓,誰的面子都不給。
那就隨她去吧,還省事了呢。
這以後家裡還真沒人這麼餵過宋瓷,想吃啥都是李勝男兩口子一手包辦。59書庫
雞蛋羹燉得嫩嫩的,跟嫩豆腐似的,稍微抿一抿就化了,孩子自己個兒就能吃;
地瓜紅薯烀熟了再碾成糊糊,也不怕噎著;
胡蘿蔔黃瓜蘋果的全拿小鐵勺刮成沫沫喂,菠菜白菜洋柿子啥的剁成泥,或者想著法的擠出汁子來,煮一煮給孩子喝,剩下就和進面裡,弄的五顏六色的做來吃。
養孩子精細到這份上的,他們家李勝男在哪也能排的上號,那是真不服不行。
宋老太看看眼前養得細皮嫩肉白白淨淨的小孫女,又水靈又懂事又孝順,咋看咋愛得慌,慈祥地問:
“寶兒想吃啥呀?”
以前家裡有個王新鳳在,成天小寶長小寶短的,把個宋輝慣得不像樣子,還巴不得全家人都把她兒子當成寶貝,擱在手心裡捧著。
後來安子得了個閨女,李勝男也親得一口一個寶兒的叫著。
王新鳳就不樂意,非說是李勝男要跟她打擂臺,連給孩子起個小名兒都要跟她爭,一個丫頭片子爭得過嗎!鬧著要不許叫。
李勝男就撅她,說那宋輝的大名兒,不還是她這個嬸子給取的?真這麼計較的話,乾脆把宋輝的大名也改了,還叫什麼蓬蓽生輝啊?乾脆直接叫宋(純屬巧合,勿聯絡實際)小寶好了!
王新鳳給氣得夠嗆,當時就逼著宋春利拿上戶口本上派出所改名字去。
改名字有那麼容易的?當派出所是她家開的啊。
這事兒最後也只能不了了之。
家裡人怕了他們鬧騰,也都很注意避諱這倆帶寶的小名兒,乾脆都直接喊大名兒,兩廂不得罪。
宋老太自詡最能一碗水端平的人,當然不會冒頭引戰,高興了喊輝輝,不高興了喊宋輝,都挺順口。
至於宋瓷,那就沒個準氣了,小丫、小瓷、五丫頭的,逮著啥喊啥。
一個名字麼,哪有那麼些個講究。有那家裡頭女娃生得多的,不也大丫二丫三丫地混叫著,連個大名兒都懶得取?
也就是現在王新鳳跑了,宋輝也去他姥家住了,家裡沒了攀扯挑事的人,宋老太這些日子跟小孫女處得時候長了,一不小心就禿嚕嘴,跟著李勝男也喊起寶兒來。
確實是覺得這個小孫女比以前更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