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結束,採集者們決定了新的戰鬥方針,一邊戰鬥一邊用盡方法勸降敵人。
這種戰鬥方式對不同的文明效果不同,對付波浮爾霸權者採集者們是第一次使用,所以具體能有多大的效果也不得而知,只是覺得既然想出來了,多少也試試看再說。
它們萬萬沒有想到,這種戰略手段,居然會有奇效。
戰鬥的同時不斷廣播無線電資訊,散播者放棄武力投降即可得到安全,如此一來,極大地削弱了戰士的抗爭力度。
並且為了增加可信度,採集者們不斷廣播著它們收服的那些附庸文明,以及對於一些喪失武力而無奈嘗試投降想要活下去的戰士終止攻擊。
時間一長,這種戰略就開始發酵出它的威力,投降可以不死,也就意味著被失敗也不會亡族,而亡族獻祭卻會導致種族的毀滅,波浮爾霸權者的決策層反倒成為了整個文明的劊子手。
戰士可不管什麼戰略不戰略,原本他們是打算守護自己的家人,守護自己的故鄉,結果被一道命令無奈放棄故土,背棄家人來這裡維持戰線。
如今,採集者公佈殖民星上的那些波浮爾霸權者的子民都是因為亡族獻祭而死亡,這還得了?
在戰士眼裡,我不僅要幫你們拼死拼活獻出生命,還要搭上自己家人、愛人、朋友、家鄉的一切?
這能忍?
於是,順理成章的,波浮爾霸權者的戰士們都被採集者們給策反了。
雙方達成協議,成立一個取代波浮爾霸權者的新政權,而後成為阿米巴的附庸,除此以來,阿米巴有義務保護作為附庸的新政權,但不享有任何對附庸的實質性權利。
這是隻拿好處不想盡任何義務,若是地球上的政客在這裡,只會覺得這些波浮爾的戰士想法太過痴心妄想。
不過,採集者不是地球政客,它們的附庸關係只不過是一層銜接兩個文明之間的外交聯絡,並不是真的要向那些外星文明索求什麼,除了思想方面,這些外星人根本給不了採集者們,所以欣然同意。
至於保護附庸……想不想保護的主動權在採集者們這邊,波浮爾新政權沒有強制性的權利,名義上有保護的職責,實質上履不履行保護的義務則是看情況。
隨著波浮爾戰士的投降,波浮爾霸權者的戰線再次無法維持,而且比之前被推進的速度還更加的快速。
之前的戰鬥好歹有戰士的拼死抗爭,但這次則是根本不抗爭,自然是不抗爭的情況下推進的更快。
這才沒過去多少天,波浮爾霸權者三十二處戰場就已經丟失了三十一處,僅剩下唯一的一顆首都主星仍在作拼死的抵抗。
波浮爾霸權者的統治階層怎麼也想不名錶,明明應該是對抗外星異形的入侵,怎麼如今卻演變成了對內部政權的更迭,入侵的阿米巴族反倒成為了‘正義’的那一方。
打仗需要人,而絕大多數的戰士又不再聽他們的命令,這能怎麼辦?沒辦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