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星圖看起來好怪啊……”
躍進生物用觸手不斷的變換調整一張面積大約是40張A4紙大小的紙質星圖角度,因為它總覺的自己拿反了。
“有什麼問題嗎?”
臨近的躍進生物從身側延伸出一根突觸,突觸的末端長著一隻眼睛,湊到紙質星圖的旁邊。
“你看,這上面的恆星座標。”
採集者驅使觸手點了點星圖上的那一顆顆星辰。
“有什麼問題嗎?”
“問題大了,我找了半天都沒找到與之相對應的星體,搞不好我們拿到的是一份假星圖,神聖沃姆邦國用來迷惑我們。”
採集者的質疑被同族給否定了。
“這個可能性很小,為了確定星圖的準確程度,星球上的同族收集了該星球上所有的星圖,每張都有些差異,但差異性並不大。”
“這還不止是在一顆星球上收集。”
言罷,同族伸出觸手,向質詢的採集者討要那張紙質星圖。
“給我看看。”
“諾。”
接過星圖,開始端詳。
星圖的描繪非常簡陋,這是紙質星圖原產地星球上描繪最詳盡,資訊內容最豐富的星圖,可在採集者們眼裡仍然是非常簡陋。
星圖是以一個個恆星系統作為基本單元,每個恆星系統以簡易俯瞰的視角將其記錄在星圖上,該恆星系統內有幾個恆星幾個行星都有記錄,不過像諸如行星與恆星之間的間距,恆星的具體質量引數等是沒有的,正因如此,在採集者們眼裡,神聖沃姆邦國的星圖非常簡陋。
有個體想出將神聖沃姆邦國的星圖與它們族群的星圖進行對照,於是便有了剛才躍進生物將星圖翻來覆去的一幕。
“這不是很容易對照嗎?”
觸手點了點紙質星圖上的一個恆星系統座標。
“這裡,就是我們當前的恆星系統位置。”
之前質詢的個體擺了擺觸手,解釋。
“我知道這個,我對比過了,可旁邊的呢?距離我們最近的恆星系統,2光年,這是個雙恆星系統,可這上面記錄的是一個單恆星系統。”
因為找不到對應匹配的恆星系統,質詢的個體才會犯難起來。
然而,同族卻否定了它話語裡,‘最近’這個概念。
“不,那個恆星系統不是最近的。”
“不是最近?”
質詢的個體愣了愣,只見同族用觸手指了指一座門的方向。
“距離這個恆星系統最近的是門後的恆星。”
“神聖沃姆邦國的星圖上,記錄的全都是擁有門的恆星系統,他們透過門完成跨恆星航行。”
尋思一番,質詢個體舉一反三的的反問起來。
“……那是不是就能百分之百的肯定,神聖沃姆邦國沒有其他手段實現跨恆星遠航?那種疑似與靈域相關的瞬移技術,並不能做到跨恆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