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採集者種群構建的生命場頻道氛圍變得凝重,因為發射在即,沒有哪個個體會想著在這個時候進來搗亂,畢竟一旦失敗了那可是對族群資源的極大浪費,對族群忠心耿耿的它們絕對無法作出這種事情。
隨著準備時間的臨近,航行者也越漸不安起來,瞭解的越多就越是知道此行的兇險,航線上的每一個原子都是它的敵人,對亞光速航行中的它都是炸彈,儘管它的結構有進行過專門針對性的設計,但管不管用還很難說,畢竟這是第一次。
“你很不安?”
霍古遞送出資訊,隨後接踵而至的是暝的資訊。
【不要害怕,無論你到達哪裡,我們都會關注著你。】
航行者很是意外,因為至高意志對於它們遠航其他恆星這件事基本上是不聞不問,既不反對,也不支援,可現在專門和它建立起資訊溝通。
“我……我不害怕死亡,只是擔心失敗給族群造成損失,為了這次亞光速航行,族群動用了相當龐大的資源,一旦我失敗了就意味著這些投入的資源全部浪費掉。”
雖然有些事情搞不懂,但航行者不會去質疑霍古,它如實的說明著自己這種情緒形成的原因。
採集者們之間沒有秘密,所有的事情都是明明白白的展露出來,整個族群之中,從上到下都是清楚整個文明的資源排程,所有個體對每一項資源開支都是心裡有數,同時也變得更加節儉。
這點是瑟琳人學不來的,即便他們開支透明化也是一樣,只要還存在著私心就不可能像採集者們這般。
暝則安慰起對方。
【放寬心,資源總會被消耗,不可能事事順心,只要還有機會失敗了可以重新再來,我和霍古都是這麼過來的,不必有什麼負擔。】
“就像暝說的,不要有什麼心理負擔,成功與失敗不是單純依靠計算就能決定,還有外界環境的因素,失敗了族群還可以再重來,資源不會被浪費,只是會成為資料加入到知識庫,所以不要給自己新增不必要的負面心態,那樣容易增大失敗的機率。”
像這種事情的成功,既有客觀因素也有主觀因素,這是當初霍古還是人類時,在國際宇航中心明白的道理。
主觀因素通俗點說就是盡人事,把所有一切能做到最好的事情做到最好,將風險降到最低,它的好友老唐當時是這麼告訴它。
客觀因素就是看命,儘管很喪氣但這是事實,有些時候變數的發生的意外是誰也想不到的,它可能是火箭上的某個螺絲釘鬆了,也可能是電子元件中的某個部分發生量子隧穿導致的一系列變化,什麼都有可能,意外如果能被預測那就不叫意外了。
霍古現在接觸並和航行者進行交談,是想要把主觀因素做到最好,讓航行者以最佳的狀態迎接挑戰。
“你的這一次旅程,代表的意義遠比你們的那個計劃更重大得多,所以從主觀上,儘管是第一次風險很大,我也是無比的希望你能一帆風順的抵達目的地,整個族群會因為你的行為翻開嶄新的一頁。”霍古道。
“冥古宙時期那個沒有具體時間記錄為起始點,一團細胞集合體隨波逐流,從深海上升到淺海,這是一大進步。”
“從海洋登上地面,這是第二大進步。”
“擺脫引力,從地表升入太空,這是第三大進步。”
“如今邁出恆星系統,向著廣闊的群星大步邁進,這是族群的第四大進步,而你就是推動這一進步的起始,這就是我所說的意義。”
“……不太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