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新軍士兵的單兵裝備十兩銀子,其中米尼步槍和三十發彈藥便佔了一半,其次那帶防彈效果戰術背心需要一兩銀子。
再就是鋼盔、手雷、鋼製的匕首、帶玻璃罩子的小型指南針哪個也不便宜,加起來,也有四五兩銀子的樣子。
其次還有軍服、戰靴、揹包等等。
這些還都是西山各廠生產的,基本上是成本價採購,當然要去外面買也買不到。
孫傳庭曾經給朱由檢說過,要是他老家的那些明軍兵士能有十兩銀子的裝備,那肯定也能攆著蒙古人滿地跑了。
而普通的明軍士兵,除了軍服,基本就是一把腰刀或者一杆長槍,基本花不了一兩銀子,也就是餉銀需要的多點,但一般也就一兩銀子一個月餉銀。
而西山新軍光裝備就十兩銀子,還不算訓練耗費的彈藥費用。
米尼步槍的鉛彈製作簡單,費用也低,但發射藥卻不便宜,這時候的硝石礦皆不在京城,需要從山西陝西那邊運來。
孫傳庭測算過,新軍每發射一枚鉛彈,但基本就要二分銀。
朱由檢又強調,神槍手都是用子彈喂出來的,所以新軍士兵每五日便有一次實彈打靶,每次打靶就要消耗十發子彈,差不多半兩銀子了,一個月就要一兩銀子。
而普通明軍則不同,基本上發下一件刀槍等兵器,保養得當,可以用個一年兩年的。
除此之外,每名新軍士兵還有一兩的餉銀,還有四季的軍服,還有伙食費等等。
孫傳庭仔細算過,培養一個合格的新軍士兵,一年需要花費三十五兩左右,這還是在把裝備等物品攤銷在三到五年裡了。
這個費用,基本是普通明軍士兵的兩倍,而且這還是在普通明軍不被剋扣軍餉的前提下,而實際上大部分的明軍一個月鮮有能拿到一兩銀子的。
一般情況下,在不作戰的時候,大部分的明軍也就能拿到五錢銀子就不錯了。
朱由檢知道這個結果,也只是一笑了之。
這陸軍的單兵花費,比起炮兵和正在建設中的海軍根本就不值一提。
一門三磅炮就要五百兩銀子,發射一枚炮彈基本也是一兩銀子打底。
而一艘小型的風帆戰艦,基本造價也得三千兩銀子起步,這還不算船上要安裝的火炮。
而讓炮兵和海軍達到訓練有素的水平,更不是得用銀子慢慢堆。
所以說,步兵火槍手是近代軍隊中最省錢的軍種了。
而孫傳庭山西人,提起炮兵訓練就讓他心疼,一發發炮彈那可都是錢啊。
軍備整備妥當,剩下的便是加大訓練量了,與傳統的明軍相比,新軍的訓練其實是要輕鬆的多,所以完全可以做到每日一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