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司之制已用了二百多年,雖然番民們也時有反叛,但皆未成氣候,臣以為,土司之制有他可取之處,而且經過二百多年的教化,大部分的番部,還是心向朝廷的。”
黃立極在治國方面可能差點,但在逢迎上意和為人處世和稀泥方面,著實厲害,內閣雖心不齊,但卻能在大事大非上能團結一致,黃立極這個內閣首輔算是稱職的了。
朱由檢聞言,微微點頭,對黃立極表示尊重。
黃立極見狀,知道自己依然是簡在帝心,隨後得意的退後。
“元輔所言不錯,土司之制雖然非我朝首創,但太祖賜金冊,世襲罔替的制度,確實招攬了番民之心,像四川的石柱土司,江西湖廣的廖化土司,不僅恭順朝廷,還時常助朝廷平叛,土司之制實乃治番良策。”
黃立極剛退回去,施鳳來便上來繼續為土司制度搖旗吶喊。
朱由檢依然是點了點頭不置可否。
隨後幾位內閣輔臣依次上前對土司制度進行了褒貶,但總體的基調依然是覺得土司制度還有存在的必要。
朱由檢並沒有反駁各位閣老,也沒對閣老們的意見進行表態,反而拿起御案上的一份奏摺,令王承恩念給閣老們聽。
“臣江西贛州府知府鄭儒新恭請聖天子安,聖天子承天牧民,平東擄,撫北虜,賑災民,臣雖出偏遠之地但亦聞天子德政。”
“咳咳,說重點。”
朱由檢自己都有些聽不下去了,雖然他已經說了奏摺可以不用寫這些彩虹廢話,但各地的官員上奏時,生怕哪句話讓皇帝不滿了,這些喜慶話還不是不敢去。
王承恩聞言,對著朱由檢回了一禮,隨後念道。
“臣聞近日貴州水西土司復叛,有一言欲奏明陛下得知,土司者雖太祖之制,但如今承平二百餘年,已多有弊端。”
內閣諸臣聽到這裡,全都打起了十二分精神,一個個肅穆而立,準備聽聽這個從五品的小官對土司制度有什麼高見,竟然引起了天子的注意。
“微臣地處江西贛州,轄內多番民,臣與各部土司也時有往來,土司者,乃番部首領,世襲罔替,如番鎮一般,其內部自成一體,官員任免,刑罰制度,稅賦徭役皆不受朝廷節制,儼然小朝廷一般。”
對於土司的這些弊端,內閣諸臣自然也知道,但朝廷當初設立土司就是當羈靡之地來管的,這些弊端自然會存在。
“臣在贛州為官十餘載,雖忝為一府之長,但對轄內番民之事,卻依然要仰仗各部土司,對於番漢衝突,也只能與土司協商,番民畏威不畏德,又多不事耕種,常有搶奪漢民財貨之事,一但其逃回土司之地,官府亦是鞭長莫及。”
“臣於南疆十餘載,時時考量土司之製成敗,今聞水西土司復叛,偶有所得,獻於陛下。”
一眾朝臣全都屏氣凝神,生怕漏聽了一句。
“臣以為,土司之弊,在於其首,世襲罔替,令其紮根日深,以致土司常言,十年屬官,百年朝廷,千年土司,而番民也只知土司不知朝廷,今若將世襲土司改為如臣等般的流官,想必土司之弊可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