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武侯在世也不過如此。”
論起拍馬屁,怎麼會少了施鳳來。
見首輔次輔都拍起了彩虹屁,其他人儘管不屑,也站不住了,紛紛上前,齊聲高唱。
“臣等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沒有人不喜歡別人吹捧,朱由檢也是一樣,群臣的頌聲之中,笑得已經合不攏嘴。
貴州局勢能這麼快的扭轉過來,雖然知道是新軍佔了絕大部分的功勞,但其中盧象升的臨機指揮也發揮了關鍵的作用。
關於這次平叛的詳細經過,新軍呈送的密保早就先一步到達了他的案頭,而且還不止一份。
盧象升能在貴陽城下決戰的時機喪失了之後,判斷出叛軍的敗退方向,然後利用地形優勢,提前劃定決戰地點,並調動地方軍隊配合。
才是第一次真正的上戰場,盧象升已經展現出了名將的風采。
“此次平叛,以三千解貴陽之圍,新軍將士功不可沒,且盧象升臨機決斷,甚是睿智,臣恭喜陛下又得一將才。”
跟別人不同,主管兵部的孫承宗的關注點則放在了這次戰役的本身,對於其中盧象升和新軍的作用,看的自然比被人透徹一些。
但孫承宗話音一轉,隨後又道。
“但新軍轉而向北攻擊水西,此役不同以往,乃是叛賊老巢,地勢險要,易守難攻,陛下當勸其小心為上,若實在難以攻取,陛下可招撫之,水西主力已失,想必那婦人孺子也不敢忤逆朝廷。”
孫承宗不僅功勞分得清,關於進攻水西安氏失敗後的退路都想好了。
“閣老所言極是,永平一役之後,重點則在於能否攻下水西,安氏盤踞水西已有千年之久,若攻下,則保貴州百年無患也。”
朱由檢接著孫承宗的話頭,開始慢慢丟擲自己醞釀已久的計劃。
“大明西南及湖廣之地的偏遠山區,多是土司宣慰,朝廷難以插手,更有如水西安氏土司般的傳承千年之久,其於朝廷也僅是大義上的歸順,對於此等南地土司,諸卿如何看?”
朱由檢說話說一半,隨後端起一杯茶,開始試探內閣的態度。
但朱由檢說話說得又不明確,閣老們有些揣摩不好朱由檢的意思。
“土司之制源遠流長,自唐太宗始,以土官治土民的辦法興起,至今已有數百年的歷史,西南湖廣多山地瘴癘,交通險要,番民世居其中,朝廷難以掌控,便用此法來維繫。”
“前朝始,選番民頭領封官,設土司,以番民治理番民,待我朝建立,便沿用了這一制度,太祖設羈縻州,贈宣慰使、宣撫使、招討使等官職於土司頭領,配金冊,禮部備案,令其世襲罔替,如今已有二百餘年,比之前朝,對於土司的掌控強了許多。”
李國普上前,將土司制度的前世今生給朱由檢覆述了一遍,並將明朝土司制度的優點也一併說了出來。
受了天子太多的打擊之後,李國普現在也學乖了,說了一堆,但對於如何看這一制度,卻是隻字未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