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在新軍參謀司的謀劃下,各部都到達了預設的伏擊地點。
眼見東方露出了魚肚白,各將帳下的一千精銳家丁便縱馬奔出了森林。
這些精銳家丁或手舉火把,或拿著新軍友情贊助的大號手雷,叛軍營地隨著一陣陣爆炸之聲,瞬間便陷入了一陣火海。
而埋伏在周邊的一萬多明軍將士也都彎弓搭箭子彈上膛,只等驚慌失措的叛軍衝出營帳之後給他們來上一頓加餐。
黎明之前的時刻,正是人睡的最熟的時候,許多叛軍再睡夢中便被新軍的大號手雷給奪取了性命。
而活著跑出營帳的叛軍也在明軍一輪又一輪的弓箭和火槍的射擊之中丟掉了性命。
而好不容易組織起來的準備衝鋒的營伍,也在新軍的火槍齊射瞬間崩潰。
不成建制的叛軍在明軍精銳面前就是待宰的羔羊,個別想憑著武勇衝出重圍的叛軍被快便射翻在地。
幾次三番之後,叛軍也學乖了,開始向安邦彥的中軍大帳靠攏,準備拼死一站,死中求活。
安邦彥的中軍大帳此時也已經亂作一團,倖存的各路將領都聚在帳中,等著安邦彥拿個主意。
但安邦彥此時哪有主意,睡夢之中被人襲了營,隨後就是連連敗退的稟報,安邦彥此時也只剩下拼死突圍這一條路了。
在斬殺了一名獻計投降的幕僚之後,一眾將領的思想都被統一了,確定了突圍的方向後,叛軍開始了聲東擊西的突圍。
在侍衛的簇擁下,安邦彥剛走出營帳,順便便被眼前的場景給驚到了,只見營地的周圍已是一片火海,原來尚有些秩序的營帳已經被衝殺的七零八落,箭羽破空聲、火槍轟鳴聲不絕於耳,營地上更有許多的屍體七零八落。
儘管戰局非常的被動,但安邦彥的出現,還是迅速的組織起了一支數量頗多的隊伍,但就在其剛要衝鋒的時候,一隊隊的騎兵便嚎叫著衝了上來。
朱燮元、杜文煥和秦良玉都是養家丁的,充足的餉銀和良好的訓練,再加上久經戰陣,家丁的戰鬥力不遜色於九邊各鎮。
由兩千餘家丁組成的騎兵,幾次衝鋒之後,便把安邦彥好不容易鼓動起來計程車氣敗了個精光。
在冷兵器時代,全身甲冑的騎兵對於沒有經過專門訓練的步卒來說就是一場災難,萬馬奔騰而來的氣勢不是這些山野番民能夠承受的了的。
幾次三番的騎兵衝鋒,讓這些打生下來就沒見過幾次馬的番兵們徹底嚇破了膽,安邦彥再想組織起來有效的衝鋒幾無可能,而且明軍也沒有再給叛軍喘息的機會。
在騎兵徹底打壓下叛軍計程車氣之後,八千明軍便嚎叫著衝了上來。
對於這種混戰,新軍自然沒有參與的打算,這不是新軍的強項。
米尼步槍上雖然也裝有刺刀,但那是應急用的,此時是官軍收穫的時刻,盧象升也不想再給新軍將士增加無畏的傷亡。
三千新軍在戰場外圍,時不時的進行遠端火力支援,並對試圖逃跑的叛軍進行圍獵。
昨日的永平谷之戰,基本是新軍搭臺唱戲,看的其他明軍都有些憋氣,今日可抓住了露臉的機會,一個個皆如下山的猛虎一般,衝上去便是一頓撕咬。
其實對於新軍不參與決戰的安排,李騰蛟等人都有些不理解,按他們之前的計劃,新軍來上幾輪三段齊射,戰鬥便結束了,根本用不到其他明軍費勁下場廝殺。
但這個計劃還是被盧象升給否了。
盧象升是在官場做過幾年的人,看得出來這兩天朱燮元等人都在憋著一口氣,要是新軍再來一次獨角戲,朱燮元非得跟他翻臉不成。
自己吃肉,多少也得給別人留點骨頭、碎肉和湯。
盧象升和參謀部的幾位靜靜的看著戰場中央的廝殺,體會著天子所說的冷兵器戰鬥與熱兵器戰鬥的區別。
日上三竿,戰場中的廝殺聲漸漸平息了下來,而安邦彥的屍體也被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