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此事也是趕巧了,今年恰是大比之年,宋應星兄弟自然赴京趕考,可無奈沒有考中,在京城逗留幾日之後,便只得收拾行囊踏上了返鄉的道路。
於是,在通州運河碼頭上,高起潛攔住了正要登船南下的宋應星。
當即宣讀招宋應星面聖的旨意之後,宋氏兄弟都震驚的說不出話來。
這下家是沒得回了,兩兄弟只得跟著高起潛回到了京城。
惴惴不安的渡過一天一夜之後,宋應星便見到了大明天子朱由檢。
但與想象中的面聖過程不同,宋應星是在餐桌邊見到的朱由檢。
“長庚,來來來,嚐嚐這份清炒土豆絲、炸土豆條、烤土豆、烤紅薯,對了還有紅薯稀飯。”
看著這滿桌子自己沒見過的菜餚,宋應星一臉懵逼,準備了一天一夜關於治國理政的腹稿瞬間胎死腹中。
面對朱由檢熱情的佈菜,宋應星只得裝作大快朵頤,其實滋味卻沒怎麼品出來。
飯桌之上,朱由檢與宋應星熱情的交談了關於機械、陶瓷、紡織、火藥等方面的話題,尤其重點探討了聲音傳播介質方面的知識。
當然這也不是朱由檢瞎找話題,他記得之前中學物理課本上說過,宋應星就是最早提出聲音靠氣體傳播的。
雖然之前治國理政的腹稿沒有用上,但宋應星打小就喜歡這些東西,此時見天子與其探討,便將自己這四十來年在天文、物理、數學、農學方面的見解,毫無保留的奉獻了出來。
雖然不知道這少年天子是個什麼意思,但能給其留個深刻的印象當是沒錯。
但本想震一下朱由檢的宋應星卻驚奇的發現,自己無論提哪個方面的知識,這少年天子似乎都接的上,而且不僅接的上,三兩句話之間,還將自己以前的一些疑問給釋疑了。
‘世人皆言當今天子乃真龍在世,今日一見,果然如此。’
宋應星暗自思慮,遂收起了賣弄之心,誠心誠意的跟朱由檢探討起雜學來。
當然,朱由檢自不知道宋應星的心路歷程,但能憑著自己的中學知識徹底碾壓歷史名人,裝逼帶來的愉悅感,朱由檢亦自不必言。
一頓飯,兩人直接吃到了申時,期間宋應星還有幸嚐了嚐後世二鍋頭的味道,然後就被朱由檢給坑的當場喝吐了。
於是,大著舌頭的宋應星便稀裡糊塗的當上了大元帥府輕工司照磨,正八品。
當然這輕工司就他一個人,雖是八品照磨,可也是說了算的。
於是,三日之後,帶著一袋子土豆、一袋子紅薯的宋應星,便在幾個錦衣衛的陪同下,踏上了前往西山的道路。
而與之一起出發的,還有曹化淳押送的十萬兩雪花白銀。
年初對金戰役的勝利,讓朱由檢成功從女真的鐵蹄之下救出了四五萬漢民。
按照朱由檢的指示,這些遼東漢民皆被安置在了西山,搖身一變,成為了大元帥府的產業工人。
但隨著人口的增加,大元帥府的花銷也與日俱增,每月光伙食費就達到了十萬兩。
而且自去年以來,朱由檢光借給戶部就有一百八十餘萬兩,再加上內廷與大元帥府的花銷,藩王的股金和抄家所得,目前已經所剩無幾了。
雖然朱由檢現在有香皂工廠和麒麟樓這兩個產業,但均屬於起步階段,每月也只有十萬兩銀子的進賬,根本抵不住現在的花銷。
是時候拓展新的產業了,但在之前,朱由檢還得去山西弄筆啟動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