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日,錦州城,總兵衙門。
一張碩大的遼東地圖前,一名頭髮有些花白的錦衣衛在做戰前情報彙報。
“據錦衣衛暗探情報,此次後金攻打虎蹲兔部,共出動軍隊六萬餘人,其中八旗軍四萬五千餘,蒙古諸部一萬餘人,另有數萬包衣阿哈,運送輜重,搶劫財物,幾無戰力。”
“而後金留守後方之八旗軍一萬五千餘人,分駐在瀋陽、遼陽、赫圖阿拉等大小三十個城池之中。”
“其中,廣寧駐軍原為五個牛錄,後金西進時,又留了五個牛錄以備不測,現有十個牛錄,三千餘人。”
聽到這裡,滿桂聞言,暗暗點頭。
《孫子兵法》曰:‘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
滿桂率三萬人對後金三千人,攻城之戰,問題應該不大。
“中路軍此去遼陽,需途徑西平堡,西平堡止兩個牛錄六百人爾,沿途亦有聞陽堡、平洋橋堡、沙嶺堡、長寧堡等六個小堡,每堡駐軍不等,但皆未有一百人。”
“遼陽原為女真都城,駐軍稍多,為七個牛錄兩千餘人。”
“此外,遼陽北,後金都城盛京,有駐軍五千餘人,遼陽南海州亦有駐軍六百餘人,此二地距離遼陽輕騎二日可達。”
那錦衣衛彙報之後,對著朱由檢拱了拱手。
“史同知差事辦的不錯,回去告訴情報司的兄弟們,他們的功勞,朕都記著呢,打完這仗,回去都有賞。”
“謝陛下!”
那錦衣衛同知單膝跪地,叩拜之後,便隱了回去。
“情報已經很清楚了,眾將聽令!”
眾將聞言皆唱喏。
“寧遠總兵滿桂聽令,朕命汝率軍三萬,併火炮等攻城器械,兩日後出征廣寧,此役汝需兩日而下廣寧,並隨後至少駐守七日,待皇太極率軍回援前毀城撤離。”
“駐守日,即命城中百姓撤回寧遠一線,撤離前,放火燒城。”
“此外,汝到廣寧城下時,便可打朕之旗號,並命一人假扮於朕,放言朕御駕親征,斷皇太極之後路。”
“朕之將令,汝可清楚?”
“諾!”
滿桂單膝跪地,抱拳應諾。
“錦州總兵祖大壽聽令!”
祖大壽聞言,上前抱拳。
“朕命汝率關寧鐵騎一萬,一人雙馬,隨朕奇襲遼陽,今夜午時已過便整軍出發。”
“朕之軍令,汝可清楚?”
祖大壽聞言,如五雷轟頂,當時楞在原地。
但未等他反應過來,一個身影,搶先撲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