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噼啪’樑柱燃盡倒塌。
火光映照下。
張封覺察山神魂魄盡散,才回身望著眾人,“齊廣縣山神,冥頑不靈,妖言惑眾,殘害蒼生..數罪併罰之下..”
張封拿出一支手牌,扔進火焰,“今日已被本縣於申時二刻,處於極刑。”
譁—
眾人齊齊拜倒,沒有人再說山神如何。
因為今日所見,所聞,已經讓他們知曉了齊廣縣是誰做主,誰又是齊廣縣的神。
再說句不好聽的,神仙都被張縣令判了,那還差他們?
可實際上,他們也知道張縣令是為他們出頭。
不然之前山神怒斥張封的時候,他們也不會冒著生命危險,替自家的縣令求饒。
只是神畢竟是神,他們雖然不滿山神的不作為,可是拜了百年,拜了幾代人,總歸在先天上有點懼怕。
屬於敢怒不敢言。
“今後初春祭拜,不需再來山神廟。”張封路過跪拜的百姓,向著山下走,“如若無雨,我張封求雨。如若無糧,我張封向朝廷要糧。如若有災,我張封率先士卒,為本縣止災。”
“謝大人!”
百姓聽到張封的話語後激動跪拜,也是結合除山神與除興掌櫃等人的事情,讓他們覺得張縣令定然是一位有言必行的好官。
至於能不能做到,這個就無關緊要了。
老天爺說的事情,誰能預料到。
可也是經此一事。
廟宇旁邊的幾位縣內老人看到張大人走後,又瞧了瞧燒焦的廟宇灰燼,相視一眼,聊了幾句,達成了什麼共識,就向著身旁的一位青年交代一句。
也在當天下午。
一根根鋸好的樹木,被百姓合力從山下運來。
山上的人,在打掃著廢墟。
在第二天早上,一座與張封十分神似的雕像,就被擺到了新建的老神廟處。
神廟也煥然一新,不見絲毫昨日被大火燃盡的景象。
也是這個世界內的人體質卓越,再加上眾人齊心合力,足可以在一夜之內建起一座廟宇。
同時,來往這裡,準備拜山神的百姓,當見到這座神像的時候也有好奇,不知老山神雕像去哪裡了?
旁邊時刻候在這裡的百姓,就開始講解昨日發生的一切。
這些事情,都是他們自發組織。
為齊廣縣縣令張封,立了一個功德雕像。
不僅於此,他們還準備把這些事情廣為流傳,讓外人都知道他們齊廣縣縣令張封,是一位為民做主的青天大老爺!
與此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