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所言之車同軌之意,核心目的就是為了讓全國各地之人能夠方便通行,加強各地的交流融匯,這便是交通的本意。”
季伯鷹用一句話,簡單總結了一下嬴政所講。
“但是,我在這裡還要跟你們著重強調一點。”
眼眸微凝,掃過臺下眾人,季伯鷹臉上泛起一抹認真。
“往後大明所要構建的交通,並非是專屬於達官貴族之交通,而是平民百姓之交通,是天下大同之交通,這是利國利民的民生工程,亦是安定天下之本。”
“我希望,你們以及你們的後人,不論到何時,都不要背棄這個初衷。”
在古代,哪怕是到了清末之時,交通這玩意,依舊是貴族專屬之物。
畢竟尋常人家哪裡買得起馬匹馬車,頂了天有個牛車和拉磨的騾子,九成九的路途都是靠十一路。
話音落。
嬴政、趙大、李二、柴榮,包括在座的老朱,都是凝重的點了點頭。
他們這些個一手鼎定江山社稷的帝王,心中都是極為明白一件事,那就是江山社稷、民之根本。
要想天下安定,民心不可失。
比如李二流傳後世最為著名的一句話: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這水,指的便是民心。
甚至是秦始皇,一統六合之後,亦是將民生工程定為重中之重,施行的諸多政策實際上都是為了保障最基本的民生,包括重用法家,實行以法治國,這其實本質上就是保障民生的最有利措施。
當然。
國滅之戰,仇恨太深。
又是經過數千年時間,始皇被歷朝歷代的文人騷客無盡抹黑與詆譭,現在如若去翻史書,隨便翻上一本,有的只是秦始皇殘暴、好大喜功、無盡徭役等等。
有些事情,是相對來講的。
比如秦始皇相對那個時代而言,嬴政的確是正兒八經的把平民當成了人看,而不是如先秦一般,貴族階級牢固無比,平民不過就是可以被隨意抹殺的草芥。
“現在,我來問你們一個問題。”
仙師之語,繼續在這主堂響起。
座位上的一眾天子儲君,聞言,一個個都是腰板挺直。
畢竟,這是內卷一年半後的第一次上課,而且這各個天子儲君的帝王等級還沒有宣佈,誰也不想在這臨頭落個差評,最後再把自身等級給拉低了。
甚至都有在座位上做好搶答準備的,畢竟搶答成功的話,大機率能夠加分。
“從應天到順天,以一個正常百姓的出行速度,需要花費多長時間。”
此話一出,準備搶答的眾人眉間都是露出了疑惑難色,顯然這個問題很多人是不知道的,畢竟壓根沒幾個走過。
尤其是弘治帝朱佑樘這種被文官忽悠瘸的,一輩子也沒看過幾次地圖,哪裡知道這個路途概念。
“從應天到順天,如果是走運河水路的話,最快應該也要用上十五天的時間,而如果是普通百姓,加上趕路中途的休息,怎麼也要二十天起步。”
這聲音,出自於宣德帝朱瞻基。
在從應天到順天的這件事上,他有著絕對的發言權。
當年他爹在京師順天駕崩,身處應天的宣德帝以移形換影大法,用時僅十五天,成功讓他二叔撲了個空,悄無聲息的進了順天,靈前登基。
“而如果是走旱路的話,則是至少也要兩個月。”
宣德帝這話剛說完。
老朱突然接著開口了。
“兄長,這也是咱上堂課疑惑的問題,西伯利亞那地方實在是太遠了,就算是派遣駐軍過去,久而久之,王命弱化,難保有什麼變亂。”
一支軍隊久不受王命,那就徹底成軍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