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清看著那鼎中初誕的一方後天永恆真界,一種莫名的熟悉感油然而生,心中不由喜道:“大善,小本源界成矣!”
說罷,伸手一翻,卻是取了一方大印出來。此印分為兩部分,那佔據主體的印身呈那四方體,其長寬約為六寸,高約三寸;而那上方印柄則是宛若小半截突出的磐石,其與印身渾然一體,好似亙古不變,自古以來就屹立在上面一般。
這方大印通體為那朦朧混沌色,茫茫渺渺不知其深邃恆久,這正是那先前藉助天道鼎,祭煉而成的上品永恆至寶分寶印。
周清隨之一拋,分寶印便自落入那鼎內小本源界,剛好落在此界無垠無際的寰宇虛空核心方位。
分寶印始一佇立核心虛空,就見其無聲無息的不斷擴大形體。而冥冥之中,周圍那早已歸位運轉的諸多各級別世界,及那諸多大小形態各異的星系團世界,皆都自動圍繞其緩緩執行不休。
在以上諸多大小世界與星系團之外,則是與那天道、太元、通天聖界…等,和其界內的悟道虛空一般無二的寰宇靜謐虛空,可稱其為分寶悟道虛空,其內部以分寶印為核心主體的界域,可稱之為分寶界域。
如此,周清卻是把分寶印作為鎮壓小本源界的鎮界至寶,以此來穩固此界寰宇諸界,能夠有那良好有序的執行之態。
而後,周清手一翻,又自取了一樣東西來,卻是一粒核桃大小的空間晶丸。
此粒空間晶丸,正是上個紀元一量殺劫爆發後的末期,周清趁著諸位混元教主爭鬥,以那大法力大神通大道行,將那上個紀元的地球星,及其所在的整個太陽系宇宙時空範圍全都凍結,凝聚成了這粒空間晶丸。
自此,這太陽系空間範圍裡,包括諸多生靈在內,其所有一切皆都停止運轉。周清將其化為空間晶丸後,接著便收到混沌鍾之內庇護隱藏。
直到如今,大道運轉,因果定數,這才有機會使其重新歸位。
其實,周清在凍結整個太陽系空間為晶丸時,之所以將其內那諸多人族子民、及生靈活物盡皆凍結。乃是因為太陽系空間太小,依照人類的發展速度,只怕是用不了多久,就要發現太陽系的莫名異常現象。
到時,雖說依舊可以自由繁衍生息,但畢竟是心裡覺得不舒服,和被囚禁的感覺差不多,指不定要出什麼么蛾子。是以,周清便直接將所有事物凍結,一了百了。
更何況,彼時諸聖於最後時刻爭鬥,距離周清離開地球已有近五百年時間。那時的人類都已經逐漸開始探索太陽系外圍將近十光年的宇宙空間。是以,周清當時便把所有離開太陽系的人類,又都給拘拿回地球了。
話歸正題,周清屈指一彈,那太陽系空間晶丸便自朝著天道鼎內小本源界落去,一個剎那不到,便不見蹤影。
在那小本源界中央核心之地,分寶印所在周圍,那周天上下四方,卻是有那三千座龐大的先天世界,所組成一個球形界幕圍繞其運轉。其分別為一千五百座準永恆真界,及一千五百座準寰宇星系。
再往外,則是十二萬九千六百座小些的先天世界組成的界幕圍繞其運轉,其一半為先天大千世界,一半為先天大千星系團。
接著,再往外則是十億八千萬個又小一些的先天世界組成的界幕,其一半為先天中千世界,一半為先天中千星系團。
然後,那最外圍乃是三百六十五億個最小的先天世界組成的界幕,同樣為兩部分,其一半為先天小千世界,一半為先天小千星系團。
以上所有世界和星系團、及分寶印所在虛空,可統稱為:分寶界域,此界域外圍則是:分寶悟道虛空。再外圍一點光年之外則是有那百座亞永恆、亞寰宇級別的真界、星系團,其兩者各佔一半數量;及其附屬的三千座準永恆、準寰宇級別的真界和星系團,此兩者亦是各佔一半數量。
而此方小本源界內,除了如今先天開闢出來的世界、及星系團外,日後的諸多世界和星系團,其誕生方式除了所在的洪荒界海外,依然和其它各級別世界內部誕生後天世界的方式一般無二。
其界膜內壁,也即是其內部冥冥之中那不知何處的最邊緣地帶,依舊有那三大蘊界層;其整體厚度與所處世界內部空間直徑距離一樣,其中本源界力層約莫佔有其中一半厚度。
這小本源界內的三大蘊界層,亦是呈現周遭上下四方分佈,和洪荒界海母域一樣,將所處世界從界膜內部包裹起來。
其內三大蘊界層分別是:本源界力層、天地玄黃母氣層、混沌元氣層;此三者,都是由那道造化玉碟虛影落下的混沌母氣而衍化出。緣分
那諸多從本源界力層蘊育而生的初始世界、及星系團,透過吸收本源界力,成長為其所處世界最低階別的小世界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