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天界,乃鴻蒙道界內部三大界域之一,由洪荒重開前的,封神紀元之時與地仙界結合的天界所化。洪荒重開後,發生了與封神紀元相比翻天覆地的大變化,這新生的大羅天界自然是煥然一新。
只見這浩瀚無垠的大羅天界,整體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由天界空靈仙氣凝結成的空靈仙雲,再進一步凝聚成形為空靈仙土,進而組成無邊無際的天界大羅仙土。
空靈仙土無形無質,不知其深不知其厚,外表呈氤氳乳白色,腳踏在上面宛如陸地般,厚實平整,踏實穩重,躺著亦是一個樣。
若是用手去摸,則如入空虛之處,毫無感覺,用手攪動,亦是無甚感覺,只是把空靈仙雲攪動的到處翻滾,卻不四散而飛。
若是想要進入那不知其深的大羅仙土裡層遊玩嬉戲、休息打坐,只需運轉法力於雙腳,即可沉入那無窮盡深厚的大羅仙土任其遨遊,這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了。暫且不提。
在這廣袤無邊,無窮無盡的大羅空靈仙土上,卻分佈著無窮盡、不知其數的仙洲、仙島、仙山、洞天、福地、靈地。
其中比較亮眼的則是有十二至尊仙洲,分別為東方瀛洲、南方炎洲、西方元洲、北方流洲,東北生洲、東南玄洲、西南長洲、西北祖洲,極東紫府洲、極南鳳麟洲、極西滄海洲、極北聚窟洲,共十二大至尊仙洲。
其中,那極北聚窟洲乃是位於極北之地,北冥汪洋的中心地帶。這北冥汪洋,亦是不知其寬闊,不知其深淺。北冥汪洋裡乃是不知其多的北冥水族,在裡面繁衍生息,演繹生靈造化。
而在無盡北冥汪洋深處,則是有數不盡的北冥寒石礦脈,其中蘊育有北冥汪洋獨有的一種材料,叫做北冥寒石,某些寒石礦脈深處,則有一定機率蘊育出那北冥寒玉。
這兩者皆是煉製法寶的上佳材料,然而開採卻是極為困難,必須要下潛到那汪洋極深處方可找到北冥寒石礦脈。
這整個北冥汪洋大約佔了整個大羅仙土,約莫百分之一的面積。看似雖少,卻真個到了近前,普通天仙怕是累死,都不一定在有生之年能飛過北冥汪洋百分之一的距離。
然則,北冥汪洋之所以存在,乃是為了給大羅天界十二大至尊仙洲、九大至尊仙島、以及此間夾雜的諸多仙洲、仙島、仙山…等等,提供水源而來。這裡不再細說,後面自會詳解。
此外還有九大至尊仙島,圍繞著位於大羅天界空靈仙土,中央極地的鴻蒙大羅天均勻分佈。十二大至尊仙洲卻是處於外圍地帶,恰好把這九大至尊仙島包裹。
分別為東部蓬萊島、南部庫澤島、西部崑崙島、北部方壺島,東北扶桑島、東南岱嶽島、西南方丈島、西北苦兀島,而在扶桑島更東北的方向,還有一島,名為嵬夷島,加起來共九大至尊仙島。
另外那西部崑崙仙島又叫做西崑崙山,這天界九大至尊仙島,每座仙島面積與十二大至尊仙洲中任一洲相比,卻是比每座仙洲要小上約莫三分之一。
而在這九大至尊仙島和十二大至尊仙洲之間,還分佈著三百六十五大仙洲,三千大仙島,十二萬九千六百座大仙山,四億八千萬洞天,十億八千萬福地。
在這其中間隔地帶,依然還分佈著無窮多的、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仙土、靈土、靈地、寶地等等,卻是不提也罷。
以上所有的仙洲、仙島、仙山…等等,也只是佔了整個大羅天界,空靈仙土範圍的約莫十分之一。這大約十分之一的範圍可稱之為大羅天域。
然則,包括大羅天域在內的所有大羅仙土範圍,以及這整個大羅天界,全部屬於日後的大羅天庭管轄。
在這大羅天界空靈仙土上,那無盡的仙洲、仙島、仙山之中,亦是有不計其數的礦脈。有的是空靈仙土精華凝結成的空靈仙石礦脈,仙洲、仙島之上有,無垠無際的空靈仙土深處亦有。有的則是大羅天界初誕之時,那無窮盡的先天大羅元氣凝聚成形的大羅天石礦脈。
這兩樣乃是煉製法寶的絕佳材料,為大羅天界獨有之物,這兩種礦脈雖沒有北冥寒石礦脈那麼深,位於北冥汪洋底部,卻也不是那麼好開採的。
而在那極東、極西、極南、極北的四大仙洲外圍,大羅天界八荒之地依舊是有無窮無盡的,不知其數,大小不一,奇形怪狀,形態各異,千奇百怪的仙洲、仙島、仙山存在著,其上生存著不知多少先天而生的,各種各樣生命族群,卻是不表。
周清看著眼前這無窮盡之大羅天界,感慨不已:“洪荒重開之後大變化,如今我等卻是見識了冰山一角。單這大羅天界,已經遠無法再用封神紀元的度量定義,來衡量其寬廣浩瀚之程度。”
又道:“眼前種種,必要用封神紀元末,尚存的地球星之上,人族探索太古洪荒星空之時,定義的光年來度量其距離大小。”
通天教主道:“大師兄此時為何有如此之言?”
“並非我要如此說,乃是未來之事本就如此。”周清看著那浩瀚無垠的鴻蒙大羅天道。女媧娘娘在一旁聽著,卻是不做言語。
“你等且看,這鴻蒙大羅天共有三十六重天,乃是以後大羅天庭承載之地。”周清指著遠處寬廣無垠的鴻蒙大羅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