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大夫與君王共治天下。
對於滿腦子忠君報國、對朝廷有愧的張孝純來說,當然是希望王松歸於大宋朝廷之下,為朝廷衝鋒陷陣,浴血疆場,恢復大宋疆土,做一個忠君報國的節義之士。
“時移世易,若是先帝還在位,王松或許會捐棄前嫌,繼續為國效力。”
吳激搖搖頭道:“如今聖上乃是道君皇帝,他賜王松為“繆醜”、毀了他的名節不說,黃河以北也割讓給了金人,可以說是,盡失北地人心。”
張孝純也是搖頭嘆息。好好的一個抗金局面,卻被大宋朝廷弄得四分五裂,一地狼藉,實在是讓人憤憤不平,扼腕嘆息。
“王松卻也是倔強,偏偏還以先帝賜予他的兩河、陝西宣撫使名號,招兵買馬,招賢納士,繼續抗金。”
吳激苦笑道:“永錫兄,你說王松所作所為,是不是像孩童生氣一般,就這樣和大宋朝廷老死不相往來。也不知道對大宋來說,是福是禍?”
“事情總有轉機!”
張孝純心情莫名好了起來,臉上也恢復了幾分神采。
“王松抗金,至少可以減少朝廷的壓力,也可以在兩河抗擊金人。若是老夫有歸朝的一日,老夫願做這中間人,勸慰王松,重歸朝廷。”
張孝純一改以前頹廢的樣子,整個人興奮了起來。
吳激不由得暗自搖頭。好友的心思不錯,不過王松能不能歸於朝廷,還真不是他幾句話能決定的。
就是他張孝純自己,私節有虧,朝廷會不會接納,也是尚未可知。
“怕就怕王松兵強馬壯,起了異心。”
吳激眼神迷離,憂心忡忡。
王松麾下精兵強將數萬,忠義軍連女真鐵騎都不怵,又豈會在乎朝廷之孱弱不堪。即便王松心存忠義,他部下的驕兵悍將,恐怕也不會輕易放棄。
大宋朝廷的前路,可謂是兇險重重。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遍長安花。
孫九鼎兄弟幾人就是這樣。
人生四大喜之一,金榜題名時。眾人回到客棧的時候,客棧的掌櫃和小二都上來道喜。
孫九鼎拿出散碎銀子,下人一一分發下去,整個客棧都是此起彼伏的恭賀聲。
“孫相公,祝你步步高昇,將來必定能夠位列煌煌士大夫之列!”
“小人等祝各位孫相公官運亨通,富貴延年!”
“孫氏三兄弟,狀元、榜眼、探花,真是千古奇聞,恭賀之至啊!”
孫氏兄弟一邊拱手謙讓,一邊兒笑意盈盈,心中之得意,全部堆在了臉上。
“狀元公,何不賦詩一首,以表愉悅之情?”
人群中更是有人大聲喊了起來,孫九鼎臉上的笑容更深。
“諸位如此厚愛,在下卻之不恭,就賦詩一首,助助雅興。”
在眾人的喝彩聲中,孫九鼎略一沉吟,開始慢慢地讀了出來。
“片片桃花逐水流,東風吹上木蘭舟。